星期六, 7月 21, 2012

[日本發浪] 2012/2013北海道跨年作戰「キングペンギンの散歩」定案

今年一月「琉璃色の雪」農曆過年作戰大雪癱瘓了札幌和旭川之間的上午JR班次,導致無緣躬逢其盛的旭山動物園冬季招牌活動「キングペンギンの散歩」,今年終有悲願成就的機會。
  • 12/27(四)復興航空GE674(09:15-14:00)直撲旭川,當天下午可能參觀男山造酒廠和拉麵村,晚上來去嘗試梅光軒和青葉拉麵。(山頭火?那是啥?排的上夠格的拉麵嘛?)
  • 12/28(五)早上旅館check out,衝去旭山動物園。大約15:00前離開,吃碗蜂屋的招牌正油拉麵,表示對旭川的告別,搭車前往小樽。當晚狂拍小樽夜景。
  • 12/29(六)早上小樽市區港區閒晃,中午跳上函館本線(這是此行最大的變數和挑戰,12:20-15:15普通2940D、15:28-16:49特急北斗14号),下午抵達函館,晃晃元町教會區,上函館山,晚上大食。
  • 12/30(日)上午晃晃紅色倉庫和港區等幾個景點,光顧來來軒,中午搭車去洞爺湖溫泉。
  • 12/31(一)中午前離開洞爺湖,下午抵達札幌準備跨年,當天可能晃晃Sapporo Beer Garden和市區幾個景點,晚上逛貍小路薄野再到かに本家殺螃蟹。跨入2013年後就床上躺平。
  • 1/1(二)一大早可能找神社參拜,看看有啥福袋好買,旅館check out後前往新千歲空港,逛一逛就搭乘復興航空GE671(13:00-16:00)回台灣。
本次有另一個更大的決心:每天都要有溫泉可泡,扣除洞爺湖那晚,無論在旭川、小樽、札幌,應該都會住Dormy Inn。函館沒有Dormy Inn,但我相信一定找得到適合的旅館。

目前人數確定最少兩人,現在就只等待其他損友的回覆了。

說到復興航空,不就是那間就是那家把抹布夾在襟翼裡的復興航空嗎?說真的,我一直在想如果夾在襟翼的是空姐的胸罩,那就真的太high了,絕對更能讓我發浪到北海道。不過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能在天空飛的只有胖子!而且還是條紋的胖子!啊啊啊我已經等不及這趟旅行了啊啊啊啊啊~(發瘋了)

星期六, 7月 14, 2012

痛下決心換掉用八年的聯力PC-60

最近實在受不了聯力PC-60發燙大鋁塊,更糟糕的是,因為我在古亭租的房間位於頂樓,夏天太陽終日直曬屋頂,根本就是個大烤箱,偏偏那個世代的聯力鋁製機殼,設計理念不外乎「靠整個機殼散熱」,完全無用武之地,熱氣根本排不出機殼,結果GTX580降頻跑,白天還是會當機。所以今天痛下決心,跑去光華找熟識的店家詢問,最後花一點五張死小孩買了個掛牌七盟的便宜機殼。


搞笑的是,因為會撞上顯示卡散熱器,只能被迫拆掉側邊大風扇,但其實無傷大雅,這個機殼的散熱效果確實遠超過聯力PC-60,電源供應器改下置,一舉解決了過去苦惱的積熱宿疾,也降低了本身的發熱量(直接從機殼底部抽取冷空氣散熱),前後各一個12x12風扇的風量遠超過PC-60的四顆小風扇。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開孔率高到連機殼頂部都是蜂窩,如果不小心打翻桌上的飲料就歡樂了,眼睛可以直接俯視CPU主機板和顯示卡,感覺真是奇妙。


GTX580和Q9450運作溫度大約降低了7-8度,看來效果不錯,應該可以挺過這個夏天的考驗吧。

星期日, 7月 01, 2012

[印度流浪] 水球的印度巡禮(二):印度其實很遠

雖然台灣人從不懷疑自己是「東南亞」的一部分( 理由如同「脫亞入歐」 ,其實如果有點志氣,應該認為自己屬於東北亞和日韓靠攏才對),但這並不代表位處南亞的印度「天涯若彼鄰」。先瞧瞧五月出發的機票:
  • 國泰CX405(桃園-香港):16:15-17:55
  • 國泰CX686(香港-孟買):20:10-23:55
  • 國泰CX694(新德里-香港):01:05-09:10
  • 國泰CX406(香港-桃園):12:30-14:15
眼尖的人馬上可以注意到:台灣跟印度有「2.5小時」的時差。就算只在香港轉機,也差不多得在空中待個八小時,考量到轉機的時間,幾乎跟飛去美西相去無幾,而且因睡眠時間不連貫更加疲累。當印度凌晨降落孟買時,用睡眼惺忪的雙眼,看著溫度計大大的掛著「38度」,那種內心浮上的幹意實乃筆墨難以形容。

如果像我這次為了配合晶片原廠人員,搭乘更晚班機,下場就更淒慘了:
  • 國泰CX473(桃園-香港):18:45-20:30
  • 國泰CX709(香港-孟買):21:50-04:10(中途停留曼谷...)
  • 國泰CX694(新德里-香港):01:05-09:10
  • 國泰CX494(香港-桃園):11:15-13:00(這班比較合理...)
光從香港到孟買就要八個多小時!中途停留曼谷,一票清潔和安檢人員上飛機吵的要命,想睡覺都不行。加上孟買機場的託運行李效率有點差,當我到達旅館時,已經當地時間上午六點整,行李整理完畢洗好澡,6:30,更糟的是,那時候「台灣已經早上九點整」,剛剛好是上班的時間。

所以千萬不要低估那2.5小時的威力,特別當你是「因公出差」的時候。如果你想完美的跟台灣辦公室接軌,你每天早上6:30前就要起床,一路撐到印度9:30也就是台灣中午時,才能離開旅館去跟客戶開會。假如你要跟美國西岸con-call,你得起的更早,我這次就踩到5:30到7:30(台灣時間8:00到10:00)連續兩場對美國西岸con-call的地雷。

但這也不代表你回旅館後,就能慢條斯理處理排山倒海的信件和工作。印度人的吃飯時間非常晚,中餐時間介於13:30-14:30(意思就是你早上沒吃撐中午開會就會餓死),晚餐拖到八點九點甚至更晚乃司空見慣(很多餐廳起碼拖到七點才開門),換言之,當你回到房間,台灣這邊早就躺平了。你想早點回到旅館?印度國土遼闊,交通極度混亂,你將耗費大量時間在通勤上,一天花個三四個小時(我絕對沒誇大)在計程車上可不是開玩笑的。

行文至此,想必各位看倌腦中浮現一種想法:我去申請3G海外漫遊,通勤時保持對外通信,不就高枕無憂了嗎?我五月的時候的確這樣想,而且也這樣幹了,結果讓我收到史上金額最龐大的種花電信帳單。這區區2.5小時,真的會搞死人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