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7, 2009

[White Album最終話] 莫名其妙,沒頭沒尾的「白射相簿」

喂喂!我等了二十六話,結果White Album遊戲中的「名場景」跑到哪裡去了?射後不理搞這麼兇,從熟女一路搞到義妹和學姐,沒被分屍送上Nice Boat航向夕陽而去,根本對不起搶先上床... 上船的先賢先烈吧?禽獸要的是「精(金)」、「淫(銀)」、還是「捅(銅)」?這答案根本是廢話啊!(翻桌)

[Folding@Home] 遲來的十萬分,200 WU

每日開機約15~16小時,一天平均3000分,6 WU。

我突然越來越好奇Fermi單晶片的性能,假如CUDA Core數目是4.57倍,Folding@Home的core又針對GF100最佳化,傳說中的GTX380有沒有機會達成「七倍」的效率?這樣子一天就可以超過兩萬分了,整天開機三萬分,一年下來就是「一千萬」,SLI或雙晶片組態更會double。光用想的口水都快流滿地了...

不過我很久沒玩(也沒時間)遊戲了,目前除了加速效果差強人意的MediaCoder外(iPhone/iPod Edition),我還真找不出對我有用的GPGPU應用,看來短時間內只能繼續跑著FAH做點善事了。

星期二, 12月 22, 2009

185W... 算多還是算少?

等了3年,新版Itanium可望上市

「英特爾一直未公布Tukwila處理器的時脈數與耗電量」,哪有,Intel以前就講過了,而且也在網站上講明2010 Q1上市。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改天和兇手吃飯時念個幾句,順便問問這數字是誰託夢給他的。XD

不過,如果這數字不是芭樂,比去年IEEE ISSCC 2008公佈的數據(170W)高出一些,時脈則略低一點(2GHz↓),但說真的,對現在的Itanium來說,耗電量和時脈已經不是值得注意的重點了...

最後,我發現很多人很容易打錯「Calpella」這個字,不只媒體,連日本朋友和公司同事都一樣,如果只記發音,還真容易犯這種錯誤,這是非英語系國家的通病嗎?

星期日, 12月 20, 2009

[Folding@Home] 突破八萬分,進入八萬名

從11/20開始,大約用了30天,每天隨便跑跑幾小時,一天平均拿到2666分,這樣一年下來拿一百萬分到底算不算快啊...

星期六, 12月 19, 2009

Google Chrome OS白老鼠生活,開始

因為工作的關係,最近不得不身體力行,親身體驗Chrome OS的「威力」,所以只好把VMware image掛在VirtualBox,帶著X301四處走透透。雖然看起來這個Google OS,似乎還沒有值得讓我非得用它不可的特色。

不過姑且不論Google OS到底怎樣,這幾天下來,光一個中華電信3.5G在大台北地區的連線品質,就讓我深深感受到所謂的「城鄉差距」是怎麼一回事,我果然只有當鄉民的命呀!

最後,今天才裝上新酷音輸入法x64版本,使用起來相當順利,在Office 2010 Beta上也OK,實在太感謝作者了。

星期六, 12月 12, 2009

[2009/12/12雜談]「龍騎兵系統」啟動的X301

咳嗽一週,感冒復發,神智不清,頭昏眼花,所以下面的胡言亂語隨便看看就好了,不必跟我認真,否則你就輸了。(水球流精神勝利法)
  1. X301入手卻因記憶體不穩、Win7視窗邊緣動輒破格而被迫送修(我還在調查這件很扯的事情),延宕整整一週無法正式服役,今天還是受不了,跑去辦中華電信的3.5G服務。土城老家的訊號強度沒李爽當初測試X301原型機時的那麼好,但也很OK了。坦白講,內建Ericsson F3507g的爽度怎麼說都不是外插一根USD棒狀物(別想歪了)可以比擬的,更何況那整排燈號都閃閃發亮,真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2. 說到X301的鳥事,想想真的很誇張,Lenovo提供的PC Doctor和Win7的Memory Diagnostic怎麼跑怎麼當,但昨天在公司放著跑一整天的Memtest86就好好的,看起來很像是軟體問題。不過,今天換了兩個版本的Intel GMA Driver,還是沒有起色,氣個半死。更神奇的在後面,剛拔掉一條原廠1GB,只剩下一條同樣是原廠的2GB,問題就好像不見了,該不會X301兩條memory容量不一樣時,跑dual channel會起核子反應吧?已經不知道兇手到底是硬體(MB/Chipset/Memory)還是軟體(Chipset/GMA driver)了。聽說X200s也曾有用戶反應類似的狀況,真是夠了。

    這教訓告訴我們:除非你真的對系統晶片組廠商的效能表現、繪圖技術與driver品質有著莫名的信心,買Notebook還是優先選擇獨顯版本會比較好,UMA其實是很危險的。

  3. 昨天上班時,在捷運上意外看到某間付我薪水的公司在資訊月期間大手筆刊登的「吉姆+GP-03」筆記型電腦廣告,害我差點下意識兩眼往右飄,將左手食指插進鼻孔內(廣告還強調「廣告效果請勿試插」,這句話嚇阻了我那股東施效顰的衝動)。不過昨天聽同事講,那個idea應該源自某位在員工識別證的照片上如此惡搞的超資深員工。到底是何方大恩大德齊天大聖?算了,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反正絕對不是我就對了。

  4. 用GPU跑Folding@Home真是他媽的快啊,從11/22加入Folding@Home到現在,只不過每天用家裡的桌機時,順便佛心來著做善事隨便跑跑,才沒多久,現在就完成128個WU,五萬多分,全球排名約十萬五千位。我有點懷疑,如果只靠我機殼內的Q9450,到底要跑多久?算了,懶得試了,不想浪費時間。但我更想知道,NVIDIA的GF100到底能跑多快,如果入手,可以讓我在短期內爬到多少名?

  5. 關於我真的很懶得管的Lxxxxxxx,不出我所料,後藤大叔還是出手了,而且還二連發(Eji有寫節錄,懶得看日文者可以瞧瞧)。

    昨天睡前想想,以後無論在「任何公開場子」,包含自己的芭樂格和雜誌投稿,即使是挖死人骨頭的考古主題,我還是避談Ixxxx公司的任何東西好了,一方面為了明哲保身,不想和自己的工作過不去,另一方面,不想讓自己的「笑話」污染這間公司員工的眼睛。我最近要寫的Cache Coherence/System Interconnection該怎麼辦呢?就拿IBM Power6取代Intel QPI & MESIF當範例好了,免得躺著看公開datasheet、ITJ/IDF/IEEE Slide、上USPTO看patent也中槍,畢竟我的厚黑學造詣還沒到醬缸的程度,遠離勞改先保命比較實在呀。

星期日, 12月 06, 2009

[頁邊筆記]Larrabee的教訓:GPU≠GPGPU

昨天分別跟幾個朋友聊這個問題,得到的反應都一樣:

其實Intel會取消推出Larrabee獨立顯示卡的計畫(以產業界的習慣講法是:轉成RD研究案),並不讓人意外,因為Intel打從一開始,就把主要目標放在「打敗GPGPU」上,如果Intel只是要做一個很有競爭力的discrete GPU,姑且不論用x86 core好不好,Larrabee根本就不需要X-Ring cache coherency、Ring Bus和一票有的沒有的,反而該走48 core SCC的路線,放棄hardware cache coherence,改採hardware-accelerated message passing結合software-managed的page-level memory coherency的方式,interconnection乖乖沿用行之有年的crossbar。

坦白講,我自己一直蠻懷疑hardware cache coherence在未來many core的應用,畢竟怎麼做,overhead都太大了,但除非未來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像可以巨幅縮短每個core到memory距離的3D Stack Memory,或著可整合至每個核心的超高速非揮發性記憶體,徹底打破既有的memory hierarchy,否則只要多層cache繼續存在,電腦開機從Boot ROM擷取執行POST後、所有資料還是得從最下層的磁碟系統一層一層搬上來,維持既有「單一電腦」的前提之下,hardware cache coherence都有其必要性。

當然,「Single Chip Multi-Computer」也是一種可行的方向,反正HPC市場早就習慣MPI了,但程式還是很不好寫。目前最接近的設計,大概就是Cell了,每個SPE幾乎可視為「獨立的Computer」,可惜記憶體太小了。假如IBM可以增加SPE的Local Memory容量,甚至整合M-RAM之類的高速非揮發性記憶體,應用彈性絕對不是同一個檔次。

最後,我還是覺得,「GPGPU」應該被更貼切的名詞取代才對,因為它誤導了很多人,以為GPU就一定可以做GPGPU、GPGPU產品一定適合做高階繪圖功能。最起碼,能用NVIDIA顯示卡跑Folding@Home也只是進入G80世代後的事情,Intel基於「那票該死的GPGPU提倡者整天靠盃CPU不再重要,我就做出比你更好的GPGPU」心態而生的Larrabee也不會有獨立顯示卡版本,DreamWorks更是壓根兒用不到Larrabee的繪圖功能。這個名詞該怎麼取呢?讓那票寫教科書的大師傷腦筋、我只要乖乖掏錢買磚塊書看就好了。

多出三個新監測功能的GPU-Z 0.3.8

最近因為閒暇時段都在研究many-core與GPGPU相關議題,加上之前因購入9800GT索性抱著做善事的心態加入Folding@Home,所以沒事就開著GPU-Z瞧一下這塊9800GT到底在幹嘛。

GPU-Z 0.3.8很爭氣的多出三項我很想要的新項目:GPU Load、Memory Controller Load和Video Engine Load,有助於更進一部掌握GPU的動態,如果以後能進一步加入內部Threading的資訊就好了...

星期六, 12月 05, 2009

好市長!再接再厲!

文湖線再當停駛57分鐘 16:37恢復營運

搞不好國民黨打的算盤是:反正繼續這樣擺爛下去,讓熱愛汎藍價值觀的台北市民習慣「99%可用率=一個月當機350分鐘」的捷運後,以後就再也不必有什麼因為捷運營運不彰導致的民怨了,台北捷運繼續年終領的口袋飽飽,國民黨始終躺著選都能高票連任,高貴成熟的台北市民堅持追求黨與人民的勝利,何不快哉?

晚上還是不要開看新聞好了,反正這次縣市長選舉結局大概還是同一個死樣子。

Bye Bye,Larrabee...

Intel: Initial Larrabee graphics chip canceled

剛剛的MSN對話:

李爽:這下子Intel怎麼對夢工廠交代啊?

水球:叫他們改名為夢遺工廠吧。

李爽:他們真的聽信Intel了?

水球:大概吧。當初就是因為相信Larrabee才捨棄所有AMD產品。

李爽:真是悲慘,這下AMD可爽了。

水球:其實AMD的Fusion可能還比較符合他們的需要。

李爽:這時候你就不得不佩服Intel的sales,能夠說服夢工廠去買"國王的晶片",哈哈哈哈哈哈。GOD,根本沒量產,竟然就敢接受。

水球:.................................

星期四, 12月 03, 2009

星期三, 12月 02, 2009

近兩年的悲願,終於劃上了句點...

兩年前,在偶然的意外中,一親芳澤「小太刀(Kodachi)」測試機時,那股自Thinkpad落入聯想之手後,那股彷彿山窮水盡的莫名悲憤,霎那間卻昇華成柳暗花明般的心悸感動,猶如兩年不絕的繞樑餘音,悠悠蕩蕩,遲遲揮之不去。

經過長達半年的考慮,今晚終於入手人生第二台NB,作為服役六年X31的繼承人。

Thinkpad X301 (日規2777 CTO機型,換裝中文鍵盤)
Intel Core 2 Duo SU9400
3GB DDR3-8500
2GB Turbo Memory
Intel Ultimate N WiFi Link 5300
Ericsson 3507g 3.5G 網卡
1.8 吋 120GB HD
6 Cell電池
一年保固

唯一的缺憾是沒裝任何CD-ROM,除了擴增DVD-RW外,還得加買兩年保固才行。Turbo Memory也得升級到4GB版本,才能指定加速特定應用程式的啟動效率。最後,就剩下申請中華電信的HSDPA服務了。

不過,自從兩年前碰到X300後萌生的怨念,終於徹底煙消雲散。直到最後,我還是選擇了相信Yamato Lab的熱情,所向無敵的小紅點鍵盤,與「小黑」聚焦於商用NB需求的信念。希望明年的現在,還有機會第三度造訪神奈川大和市,那塊打造頂級商用NB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