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31, 2021

[2021/07/30] 過期日記:沒帶大腦的一天

本週被某篇難寫到極點的廣編稿弄得心煩意亂,結果跟某晶片大廠 (反正也就是在製程玩P-Rating的那間) 和某間德國醫療設備合作夥伴錄製webinar時就出大包了。

原本錄製時間預定下午兩點,中午才被臨時通知要提前半小時,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在14:30前搞定,還讓我緊張的打電話去德國提醒對方。結果13:30時間一到,我是最後一個進入Zoom會議室的,而且...

還是唯一入鏡畫面上下顛倒的那個。

那時候真的是腎上腺素瞬間激增,急急忙忙的找到底哪裡設定有問題。先看Lenovo Vantage,沒有。退出會議室,重開機再進去一次,還是上下顛倒。最後還是有人提醒Zoom的設定,一翻進去,幹,我是什麼時候翻轉180度了?難道是加入公司慶祝四十週年背景時動到的?

就這樣浪費大家好幾分鐘的時間,負責我們家的晶片大廠Account Sales拼命跟德國合作夥伴的執行長聊天,免得尷尬。

這時又發生一個插曲:原先講好由我負責簡報換頁,我也打開了ThinkPad T14s的螢幕 (我在辦公室也只有這個webcam),打算用PowerPoint的投放模式,把簡報放在28吋螢幕上,自己則盯著T14s以及演講草稿。但突然被告知說「不必了,我們直接講,錄製聲音後再後製簡報頁面」。靠,原來還有這種喔?

我就犯下了一個巨大的錯誤:關掉投放模式,把PowerPoint移動到大螢幕。

好啦,折騰許久,總算開始了。當開場結束,首先介紹我自己時...

「請你後退一點,讓鏡頭可以照到你的肩膀。」

我就只能讓T14s的螢幕與機身垂直90度,但問題來了:我要盯著Webcam,這樣我的眼角餘光就看不到28吋螢幕上的簡報了。

情急之下,我只剩下一個選擇...

就是以「雙手拿起T14s,身體後仰」的神奇狀態用英文豪洨半個多小時。第一次覺得T14s原來這麼沈重。

這真的太蠢了,根本就在一邊英文演講比賽一邊鍛鍊身體健康,就這樣撐到14:30,途中還被提醒「身體不要上下晃動」「你是在抬起筆電嗎」。與會者個個不動如山,只有水球看似一位中年過動兒。

結束後我才想到:

我幹嘛更改原本的簡報方式,維持原案不就沒事了?

喔幹真的是蠢斃了。我週六打疫苗該不會就被達爾文淘汰了吧?

星期三, 7月 28, 2021

[2021/07/27] 過期日記:Change With Defeat


最近練習英文演講時,意外學到的一句話,這也許就是我這一生的寫照。

相較於某些一帆風順的人生勝利者,有時候不知道該感到高興還是悲哀。

也許應該開闢「第二戰場」了?

星期二, 7月 27, 2021

[2021/07/26] 過期日記:前所未見的自婊

週日才振鍵疾書豪洨一大篇職場該怎樣怎樣,結果當晚莫名其妙的喝掉兩瓶紅酒,週一上班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整個週末也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的生產力。我的天,這自婊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

看來還是快點打到疫苗強迫自己戒酒兩週?

星期日, 7月 25, 2021

[2021/07/25] 日記:出來混的,該還得還是要還

台灣讀遊會團隊將於十月推出首次大型專案「百工360」,屆時將與大型訂閱平台合作。這將是一個串連眾多創作者的力量。

1.主題

第一篇:這個工作的工作內容?
第二篇:談談與主管相處技巧or下屬管理技巧(二擇一)
第三篇:怎樣的人總是升遷的特別快?
第四篇:當初是怎麼踏進這個行業的?

2.字數:每篇600~1000字

3.時間:創作時間為7、8月共兩個月,希望能於7/23之前至少完成兩篇,並於8/28全數完成。第五篇主題會在7/23之後提供。
總之,我跳票了。(雙手合十) 但看在台灣讀遊會執行長是多年老友、我又欠他一本書的份上,還是趕緊亡羊補牢,順便當作自己在這間公司呆快一年的心情寫照。

第一篇:這個工作的工作內容?

2007年的夏天,以技嘉為起點的產業界生涯、當時還在104個人簡介大大寫著「邁向產品經理之路」的我,大概也沒想到事隔十三年後,還會回到Marcom這個位置,而且還是某老友曾付出整個青春、卻因併購案而默默離開的工業電腦廠商,聽說今年上半年營收還排台灣第三大 (即使還是看不到前兩名的車尾燈)。

我目前的工作內容有點複雜,一開始公司好像是以「撿到寶」的心態,從Marcom找個「技術作家 (Tech Writer)」的位置把我收進來 (我還記得人資還很緊張的問我「你真的願意接受這樣的薪資嗎?」)。因為武漢肺炎導致大量公司凍結人事的關係,我2020年足足失業了九個月,靠著僅存的少許積蓄、前一份外商工作不低的資遣費、以及拼死閉關寫作九個月賺進37萬台幣稿費,挺過每個月還要繳交「近五萬」貸款的地獄。換句話說,我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言歸正傳,我的工作實質上是蠻 "junior" 的,以負責撰寫文案、成功案例以及新聞稿為主,跟四十歲前歷經超過70個產品專案和沒事就當空中廢人順便扛大型科專的歷程相比,完全是不同領域的世界。今年二月底,跟總經理面試「廝殺」70分鐘 (簡直是對我過去幹過得好事翻箱倒櫃),才爭取到看起來讓人摸不著頭緒的Customer Success Manager的位置 ,一個將軟體訂閱制的新興職位移植到硬體製造業的嘗試。講的白話一點,這個看似Marcom部門主管偉大實驗的職位,就是要站在公司的對立面,以客戶的思維去做「逆向業務開發」的工作。

總之我就索性把這份工作當作習慣的BDM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去做,一切可跟傳統業務開發手段扯上關係、能替公司進行未來「布局」的瑣事,我都會盡其所能的去爭取,例如跟重要晶片供應商和軟體大廠的聯合活動,像新聞稿、實體展、webinar、甚至傳統由PM團隊主導的內部教育訓練,通通都不放過,就當重拾英文現場演講與策略規劃能力的契機。

截至為止,大概是因為工業電腦產業的節奏比較緩慢,企業文化也不像一般消費性產業或紅海市場如此的殺聲震天,現在的工作恐怕是人生第一份擔任某知名IT週刊的技術編輯至今,最自由的時刻。但也在這段期間,深深感受到我跟時下年輕人的「代溝」究竟有多大,我也尚未展現我過去累積的經驗和實力。也許轉戰PM才能充分釋放我的潛能,但在公司成立真正的BDM部門作為無縫銜接PM、業務、RD與Marcom的橋樑,才是我未來的目標。當然,也有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生。

第二篇:談談與主管相處技巧or下屬管理技巧(二擇一)

目前我尚未成立自己的部門,所以我就先不談下屬管理技巧。雖然說「向上管理」一向被視為有點負面的行為,但假若對自己的職涯有著積極的抱負,或著起碼順利推行自己的理想,搞定主管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必備技能。至於野心勃勃想取而代之所以「遠交近攻」者,就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內。

「與主管相處技巧」的第一門課在於「不要製造主管額外的困擾,尤其是出勤、傷病和精神」,而這點卻往往跟自我生活管理的嚴謹度,有很大的相依性。我們都知道,沒有自制的自由主義通常造成災難,沒有考慮周延的左派只是天真無邪,沒有嚴肅的人生態度往往一事無成。為何我會這樣講?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讓自己隨時處於最專注的工作狀態,就是對部門主管最大的福音,光看時下多少年輕世代的肥胖體型和慢性疾病 ,就知道這有多麼重要。

我即使過去十幾年常常應酬,自己也很愛喝酒,但也是到了四十歲後才出現痛風,以我極度有限的智商,完全無法理解二十幾歲就有這毛病到底是怎麼過日子的。

大概十年前,也許是我職涯真正的高峰時,就有每天晚上努力鍛鍊自己的同事對我講過一句話:工作效率是靠運動習慣支撐起來的。然後我用了整整十年才理解到這背後的道理。也許你會覺得這是老生常談,但你放眼那些世界知名科技業的高階主管,他們清一色都很努力的維持高強度的運動習慣與規律到讓人感到窒息的日常生活,否則無法承受如此超高強度的工作。

第二門課則是「站在主管的角度去思考你應該具備的工作方式與節奏,主動減輕主管的壓力」,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主動搞清楚公司內的狀況 (這需要一定程度的政治敏感度) 與你未來需要的技能,布局未來的計畫和學習,並提前幫主管「卸壓」,這也是改善跟主管相處的重點。千萬要避免擺出「我本來就不懂」的被動態度,還要主管去強迫你搞懂某些事情的難看場面。

第三門課就相對單純了:讓自己避免成為主管與其他部門主管之間的潛在地雷,不該講的話就不要講,跟其他部門打交道時務必牢記這點。這是我過去常犯下的低級錯誤,所以我應該很有資格做出這樣的評論。

前面已經透露出我對職場「某些事情」的核心觀念,下面就會進行充分的闡述。

倒是對下屬管理的方式,我總是想到德國名將隆美爾的名言:對部隊最好的福利就是一等一的訓練,這樣才能讓他們不會得到不必要的生命損失。真正的科技業戰場永遠遠比你想像的殘暴。

第三篇:怎樣的人總是升遷的特別快?

從學生時代至今,我一直是一位很熱愛戰略歷史的讀者。俗語說的好: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隱藏在這句話背後的意含到底是什麼?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薄富爾的「戰略緒論」同為戰略史上的不朽鉅著,這兩本書的共同特色,在於明確的指出「戰略是一種特殊思想方法與演進的思考程序」,前者對此觀念提出了完整的方法論,後者更進一步闡明「未來與準備」比「現在與執行」更加的重要。

說穿了,現在這個世界被「大環境只能更好不會更差」的戰後嬰兒潮綁架了,青年一離開學校的赤貧起薪,幾乎是世界性的現象,套用職業運動的邏輯「你現在的表現其實決定你下一份合約的價格、你現在的合約就是來自你之前的表現」,社會新鮮人的低薪只象徵高等學歷普及化後你花數年時間這張廢紙的價值,但這不代表你就只能懷憂喪志隨波逐流,反而更該擺脫傳統教育設下的框架 (拿到高等學歷就不能做哪些哪些),拋棄家中長輩和社會輿論長期灌輸給你的錯誤觀念 (如拿到大學文憑出社會幾年就能怎樣怎樣),勇敢的去追求挑戰。

今天你抱怨薪資太低,覺得「領多少錢就做多少事」理所當然,但假如馬上讓你大幅加薪,你就可以馬上扛的起相對應的壓力和責任嗎?

很遺憾的是,我看到太多年輕人的腦袋還是裝著上一世代的觀念,深信自己不必努力,只要撐的夠久,就可以出人頭地,享受昔日長輩同樣的榮景。真正相信自己是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就請付出同樣「國際性」的努力,去擊敗「國際性」的對手。

怎樣的人總是升遷的特別快?我已經講完了。千萬不要罵我是慣老闆,真正的慣老闆才不會跟你們講這些血淚教訓。

第四篇:當初是怎麼踏進這個行業的?

我在前面提及剛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某知名IT週刊的技術編輯,雖然日子過得很愉快,但到了快三十歲時,深感這個圈子真的沒什麼「立功」兼「立言」的機會,所以就索性辭職不幹,測試一下自己工作幾年累積的知名度,有多少科技公司願意在我身上賭一把。先後經過三間公司的青睞與面試,和五個月的失業,最後在2007年夏天以技嘉科技網通事業群的行銷專員為出發點,展開了超過十年的產業界職涯,也開始面對了更加複雜險惡的職場文化,與承受更沈重的工作壓力與更艱鉅的工作內容。

但在三十七歲以健康因素和發展瓶頸為契機,拿到三間大廠的職缺後轉戰某知名NAS廠商,卻成為我首次被迫認真面對自己弱點的轉折。缺乏足夠自律的生活態度、過度沉迷於網路手遊、並且欠缺主動積極的工作目標,在第二份產業界工作充分表露無遺,也是受惠於嚴厲指導我的空降部門主管,才讓我就此脫胎換骨。

可惜的是,因為後來2017年某次失策的「被挖角」,讓我不小心陷入區塊鏈圈子的兩年空白以及在2020年長達九個月的失業。現在看來我也只能乖乖的待在這個工業電腦產業,並強迫自己轉型,因為我已經沒有轉換跑道的本錢了,最終電子製造業才是最適合我的歸宿—即使我也沒有放棄寫作—我立誓要貫徹終身的這件事。

「工作」不見得能夠與「事業」劃上等號,你要先想清楚自己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麼,區隔「興趣」和「志趣」,並了解自己的「哲學」。戰略只是一種用來達成目的的手段,決定目的者是政策,而政策又是受到基本哲學的控制。人類的命運一方面要看他所選擇的是何種哲學,另一方面要看他選擇何種戰略,使其哲學思想得以實現。

到最後,你就會逐漸走出迷霧,看清楚自己的 "career path" 是什麼,也許時過境遷,你才會恍然大悟,然後讓自己成為自己最感激的那個人。

第五篇:不知道題目,就先放著吧。

終於讀完了余杰的「火與冰」


某長輩說余杰是極少數他還在看的作家,我現在很能充分理解是怎麼一回事,真的是一位學識眼界令人敬佩不已的北大才子。

拖了很久,終於讀完了余杰的火與冰。其中第四輯末段比較俄國與台灣的知識份子,有段精闢入裡的論述:

「前者失敗了,後者成功了。」

「台灣知識份子參與民主事業,是一種務實的、水滴石穿的選擇,不免帶著世俗的功利主義的考量,注重實際運作,在選舉和社會運動中『日拱一卒』。」

「從審美的角度上,人們可能更欣賞前者,但從制度構建的角度來看,後者所走的才是一條明智的道路。」

「新的榜樣,應當是台灣。若中國知識份子能夠像台灣知識份子那樣百折不撓、知行合一,中國的未來,必然出黑暗、入光明。」

這是一本二十年前的書,我讀到這段真的很慚愧,尤其當想到現在台灣滿滿一副思想飄在空中、完全不切實際的左膠精英,而這波疫苗之亂更是一面赤裸裸的照妖鏡。

無盡的感慨。

更讓我嘆息的是,看來現在這份工作,也沒多少人可以和我閒聊這種嚴肅的話題了。

星期六, 7月 24, 2021

[2021/07/24] 日記:有點耍廢又沒有太廢的一天


經過一週的掙扎,體重和體脂再度重回52和18以下,這次絕對不能大意,畢竟馬上就要重返辦公室,我要讓自己以最佳的身心狀況與容貌氣色,執行夏季大攻勢的下半場。

說到閱讀,余杰的火與冰已經接近尾聲,倒是今天收到睽違十四年的五星單行本,設定被永野大神亂改到面目全非的設定讓我翻沒幾頁大腦就當機了,我還是等有空再用力細讀。嗚嗚還給我那些美麗的MH啊。

星期五, 7月 23, 2021

[2021/07/22] 過期日記:颱風天懶得進公司


然後這張照片算是我今天的心情寫照。

就把具備買得起Porsche 911系列的收入,當作短程的職場發展目標好了。

#醒醒吧你現在月薪連六位數都沒有

星期四, 7月 22, 2021

[2021/07/21] 過期日記:最後拯救我慘烈的工作狀況該不會是新的眼藥水和更加油膩的食物吧?


時間過得很快,自從二月底開始服用抗憂鬱藥物至今,整個人的精神狀況可謂時好時壞,而這不穩定的慘況到了這兩個月WFH到達了最高峰,尤其是疲累到快要睜不開的雙眼。但昨天似乎得到了解答:新的眼藥水 (380塊的Sante FX V+),以及更加油膩的食物 (下午啃了兩塊拿坡炸雞)。嗚嗚,我好懷念日本當地的眼藥水價格啊,下次一定會買一堆回來。

星期二, 7月 20, 2021

[2021/07/20] 日記:我過去十幾年來賺的錢都跑到哪裡去了?


今天勉強收回52防線,但看到要重回51還很有難度,更不用講16趴開頭的體脂率了。真的完全沒有大意的本錢。

最近對買車這件事越來越有興趣,但每當看到那些精美的售價,我就開始納悶一件事:我過去十幾年賺的錢,都跑到哪裡去了?如果很久以前就下定決心,搞不好我連911 Turbo都買得起。算了,還是專心讓自己賺大錢比較實際。Tesla加上自動駕駛也許更加符合我的需求,等考上駕照又有閒錢再說吧。

慘了,我的滑鼠又像碟仙一樣,自動打開718 Boxster的頁面啦!

[2021/07/19] 過期日記:永遠沒有鬆懈的本錢

先講結論:這個週末整整胖了超過一公斤,大概是靠著「超過四瓶紅酒」撐起來的。慘。

運動順便減肥這件事,果然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準備繼續操死自己惹。

星期六, 7月 17, 2021

[2021/07/16] 過期日記:入住新居滿半年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就滿半年了,也從此展開久違的「新生活運動」,直接成果就是體重掉了整整十公斤,體態也逐漸回復到正常上班的水準,意志力更是被鍛鍊成銳利的刀鋒,只是有點迷惘,當看到職場這麼多人生早就被家裡打點好上班只是交朋友的年輕精英,自己到底這麼努力是為了什麼。

話說回來,7/16上午的某場會議,真的就是夏季大攻勢的真正起點了,WFH打亂了很多事情,但這場混亂終將結束,9/14任職滿一週年前希望可以看到真正的戰果。我真的沒有那個美國時間陪妳們這些年輕精英耗下去,2/26中午那件「兩位資深的公主前輩跑來興師問罪順便指導資淺的中年水球」事件,就讓我下定決心放生妳們了。

星期五, 7月 16, 2021

[2021/07/15] 過期日記:倒楣的一天


今天實在有夠倒楣,所以只能用成本昂貴的水球流小七鰻魚沙拉佐美廉社雞蛋來安慰自己 (簡稱自慰)。

這年頭是不是做事毛毛躁躁的中年男性越來越多了?早上在電梯被某個笨手笨腳的白爛中年人掉到地上打翻的咖啡 (到底要多蠢才會在手上拿著咖啡時還要用同一隻手去從包包中拿東西?) 灑到背包和上衣,看那個急急忙忙走路的樣子也是一副滿滿的白爛樣。有鑑於不分男女老少,手上拿著飲料人擠人的低能人種仍在持續繁殖中,以後看到這種白痴還是主動閃的遠遠的比較保險。

見賢思齊,見不賢以自省,我也要避免以後自己不會這麼廢。

星期四, 7月 15, 2021

[2021/07/14] 過期日記:被迫擺爛休息的一天


週二下午身體就已經不是很爽快了,樓上那隻因為之前週末跟馬子啪啪啪太誇張被房仲房東下最後通牒本週六搬出的垃圾越南人,不知道是不是沒有馬子可以發洩多餘的精力,這幾天一直在「製造大量噪音的激烈運動」冰冰蹦蹦,然後關廁所們還都用甩的,到凌晨快點兩點我故意開門走上樓梯,他才停下,擺明故意搞我,我突然有點同情日本那些管理越南勞工的日籍領班了。

結果就是早上根本爬不起來,只能請假躺平,錯過週三部門例會,醒來時已經中午十二點整了,當了一整天的廢人。本日唯一收穫是終於收到等待已久的教材,內容無愧其將近五百塊的售價,總之要盡快把英文現場演說能力找回來。

星期日, 7月 11, 2021

[2021/07/10] 過期日記:現在是碟仙附身在滑鼠的時代,尤其當你在網購的時候


小時候一直被長輩們告誡不能碰碟仙,我也一路絲毫不碰至今,但WFH期間,彷彿碟仙附身在滑鼠,尤其當看著外送網購線上書店的時候,然後信用卡帳單又開始債台高築了,所以我必須盡快回到辦公室才能壓抑敗家的衝動。(默)

說到困擾我半年、每逢週末啪啪啪的二樓中研院越南研究生 (?) 的事情...

「樓上還在製造震動。」(凌晨12:33)

「已經在處理了,也請他們找房子,可以給房東一點時間,不好意思。」

所以看來是確定「被搬家」惹。

不過我搞不懂越南人的邏輯,這週末沒辦法OOXX (女方沒出現),所以男方就以一個人的激烈運動來消磨精力就是了?

話說回來,本棟從此「嚴禁女性留宿」對我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ㄟ,我沒事想這個幹嘛?不都立志正職大魔導士一輩子了嗎?

星期四, 7月 08, 2021

[2021/07/07] 過期日記:夏天的七七事變


七月七日應該是自從WFH以來最沒幹勁的一天。

最近晚上越來越沒有當日準時寫日記的動力,整個人也呈現一副漸漸失去衝勁的感覺,彷彿入侵俄國的德軍,在一陣大雨之後陷入無盡的泥濘,整個車隊大排長龍到超過一百哩的世界奇觀。

為此,本週開始全面性健康飲食,昨晚連滷味的豆乾豆腐都不碰了,只剩下雞胸肉、鮭魚排、沙拉和荷包蛋,看看能不能再次儲備足以衝刺的動力,這周就當作整備休息日好了。

星期三, 7月 07, 2021

[2021/07/06] 超沒力的過期日記:以後有些事情我是不是要裝死比較好?

美好的晚上就這樣毀了,而且隔天還得早起趕proposal,我是不是以後假裝不知道某些事情對我的人生會比較妥當?我似乎已經無法承受大量的副本?

心情不好到又宵夜破功,有點懶得去看體脂機的數字了。

馬的。

星期一, 7月 05, 2021

[2021/07/05] 日記:重整步伐


6/22至今也快兩週,感覺所有預定的項目,幾乎無往而不延誤,抗憂鬱藥物的後座力也漸漸得出現在我的臉上,放任狀況繼續惡化下去,搞不好我還無法馬上無縫接軌正常上班的節奏。明天搞定成功案例92號、弄好中華電信AI車牌辨識的網頁後,就要加緊衝刺幾個讓我重回BDM模式的目標。每天早上也要提前工作時段,不要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

至於策略布局,昨天某人登門拜訪後,也透過視訊會議跟唯一盟友談的差不多了,剩下就是我開口的時機點。

有鑑於激增的體脂,從現在到WFH結束,全面性的調整飲食習慣,杜絕一切高熱量與澱粉類食物,牛排鍋貼水餃玉米湯熱炒涼麵小火鍋通通bye bye (倒是會搭配一些滷味的豆腐),我倒想瞧瞧自己的體脂能不能穩定的降到15%,聽說自律甚嚴的C羅只有8%是吧?

星期日, 7月 04, 2021

[2021/07/04] 日記:隧道盡頭的光芒


希望九月前會有援軍,否則我現在這種沒病吃藥吃到有病的狀況,真不知道能不能撐到獲取決定性戰果的那一刻。

被一群小朋友狗眼看人低當笑話看是一回事,千萬先不要連自己都先垮了。

星期六, 7月 03, 2021

[2021/07/03] 日記:感覺就差那最後的一步了


從今天開始要開始挑戰體脂率的極限,一定要控制在16%甚至更低,這就不只是運動了,而且要從整體飲食習慣開始著手,所以... 看來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有「牛排」這種東西了,更多的是沙拉和雞胸肉。XD


現在癮科技每個月固定交稿量只有三篇,今天下午寫了兩篇,明天早上再補一篇,本月就大功告成,剩下就看有什麼大題目可以投給科技新報。不過,也許我花在鍛鍊英文演說能力的時間會更多吧?

星期五, 7月 02, 2021

[2021/07/01] 過期日記:嗚嗚變胖了


最近晚上飲酒過量,結果馬上遭到天罰,本週體重激增了超過一公斤,晚上又要設法操死自己了,有夠誠你娘之非悅。一想到台北市的糟糕防疫,心情就更差了,簡直是全台陪著台北坐牢。這次的WFH真是沒完沒了,該不會一路撐到八月啊?我會瘋掉。

內憂外患,夏季大攻勢還真不是普通的不順,晚上乾脆時間都拿去念日文來逃避現實算了。

星期四, 7月 01, 2021

[2021/06/30] 過期日記:今年過了一半


所以晚餐用「國王的牛排」以示當下的心情。

從去年年初至今,被武漢肺炎搞得生活節奏大亂也就算了,現在還要看台北市政府天天表演「已知用火」還附贈一堆同儕柯粉整天講白痴話,今年真的是對我個人身心健康的極大考驗,還不提正在面對職涯中最重要的夏天。如何摒棄雜念,集中心思在工作上,是我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最近不知是否因為喝太多紅酒,體重緩步逼近53公斤,看來又要加重運動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