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28, 2005

Something under testing.... (Part 2)





不過.... 今天才發現耍了大白爛,ACPI SRAT忘記開、Burst Length只調到4 cycle,真是可恥。這兩天來一堆詭異的測試數據,通通都要作廢了....

星期三, 4月 27, 2005

Something under testing....



星期二, 4月 26, 2005

『專業+敬業+狂熱≠影響力+受人敬重』

這是本痴漢在台灣媒體業工作一年八個月後,唯一得到的感想。

敬那些把台灣IT媒體界大環境和國際名聲通通搞爛的「先賢先烈」。

SGI將推出Itanium 2工作站

SGI的Prism網頁

然後大概是用了Transitive這家公司的東西,讓Prism執行過去MIPS的程式。

坦白講,之前還是Intel自己大刺刺的在官方roadmap中、宣布棄守Itanium工作站產品線,現在大概是感覺到:IPF的發展,不可能只靠server市場就可維持,所以才改弦易轍、重回工作站市場。

我更好奇的是,沒多久前,才剛帶頭撤出Itanium工作站的HP,現在會怎麼想。更重要的是,這足以證明,Intel根本就缺乏一整套推廣Itanium的完整策略。

當然,也許會有人這樣想:現在的工作站已經都是x86的天下了,就算IBM自己搞PowerPC工作站,結果也沒有什麼不同。但是,IBM最起碼還有Apple可以合作,雙CPU的PowerMac本質上也是一種工作站,而PowerMac少說也是相當大的市場基礎,Itanium就沒這麼好運了。

相當期待秋季IDF的內容啊....

原來Mac OS X要到Tiger才是64 bits....

Apple adds 64-bit processing to Tiger

星期日, 4月 24, 2005

也許今年內可以作一個「虛擬伺服器解決方案」的主題

因為這個題目實在太大了,必須大略分為四個部分:

一、純粹實作實體分割區,如早期的Main Frame和高階伺服器。當然這個在今天是越來越少見了,不過從RAS的角度而言,還是有其重要性。

二、透過硬體的協助和作業系統的修改,提供多組邏輯分割區,如IBM Power5的LPAR Micro-Partitioning,以及未來的Intel Vanderpool和AMD Pacifica。這絕對是以後的發展趨勢。

三、純粹軟體解決方案,如VMWare和Virtual PC。順便一提,聽說微軟已經決定讓Virtual PC支援Linux和Solaris了。

四、僅透過修改作業系統kernel,提供多個相同的虛擬作業環境,如Sun的Solaris Container、Linux上的Xen、SuSE Linux的UML等等。

這些我還得再想想。

星期六, 4月 23, 2005

熊熊都忘記:GCC 4.0 release了

GCC 4.0改變之處

也許可以寫一個技術專題吧,不過挑戰真的是蠻大的,光是「如何測試」就是一個大麻煩。

一年過去了,還是無法建立有效的compiler測試報導能力,有待加強。

Yahoo+Google=YaGoohoo!gle

YaGoohoo!gle

有點白爛,但是真的很好用,順便也可以比較兩大搜尋引擎的能力。

Great Microprocessors of the Past and Present很久沒改版了

v13.4.0

最近有空就會把它全部看完。不過,我手邊還有好幾本書還沒清掉,傷腦筋。(白算盤第三版真是讓我毫無翻閱的動力)

星期五, 4月 22, 2005

AnandTech的dual core K8測試

AMD's dual core Opteron & Athlon 64 X2 - Server/Desktop Performance Preview

還是一句話,AnandTech的產品測試能力還是蠻強的(坊間一堆動不動就喜歡把「Lab」掛在嘴邊的媒體乾脆都去死一死算了,看看人家是用何種嚴謹態度和專業精神在做事的?)。最起碼,他們還弄得到4 way Potomac/Twin Castle系統,我就沒辦法這麼幸運了,有待加強。啊,對了,我也一直弄不到Athlon 64 X2,唉唉唉。

簡而言之,結果和我預測的差不多,2 way Opteron 875可和4 way Potomac扯平,而且價格更低,AMD在NDA文件中的「2.7倍經濟效益」,看來所言不虛。

AMD dual core K8鬧雙包?




根據AMD在去年Fall Processor Forum和Analyst Day 2004所公佈的資料顯示,dual core Opteron的電晶體數目約為205M,die size與130nm Opteron略同、約為193平方公釐。

但是,這和剛剛AMD所公佈的Athlon 64 X2資料相比,有著很大的出入。Toledo在內建2MB L2(雙核心個別1MB)時,電晶體高達233.2M,die size 199平方公釐,明顯多於dual core Opteron。另外,電晶體也超過了原先K8核心的兩倍數目。我想,如果只是增加clock tree buffer,應該用不掉那麼多的電路吧?

在AMD尚未正式公佈dual core Opteron、Athlon 64 X2 2MB、Athlon X2 1MB的die photo之前,本痴漢只能做出以下的推測:

一、去年 Fall Processor Forum和Analyst Day之後,AMD可能大幅修改了dual core K8的設計,不過我認為機會不高。

二、dual core Opteron和Athlon 64 X2 2MB其實並不是相同的核心,這個機會很高,反正光是Athlon 64 X2一開始就有兩種版本了。當然,我知道一定會有搞不清楚狀況的白痴,傻呼呼的就亂吹「根據熟悉處理器技術的人透露,某某某其實就是拿某顆CPU『重新封裝』後的產物」。沒錯,我就是在講P4XE的事情。

三、Athlon 64 X2可能已經提供了諸多尚未啟動的新功能(學Intel在Prescott的搞法?),如記憶體控制器已支援DDR2、內建Pacifica和Presidio等等,雖然現在無法實用化,但可以在明年更換新腳位前,爭取驗證設計的時間。從AMD去年八月就開始將dual core Opteron樣品陸續交給server廠商進行測試,經過八個多月才正式發表產品,就代表他們現在越來越重視產品的驗證和設計的品質。關於這點,也得到Sun顏維倫博士的大力稱許。

最後,講了那麼多,還是得抱怨一下,AMD對媒體提供資料實在是不夠大方,IT Home 187期的Opteron 875測試專題報導,那張die photo還真是費盡千辛萬苦才勉強弄到手的。(感謝GZ Easy站長的協助)

星期四, 4月 21, 2005

本痴漢近期對server架構的研究方向

本痴漢很久沒有做技術研究工作了,趁寫書評、準備8路雙核心Opteron系統和SIOM測試工作的空閒,順便研究下面的議題:

一、記憶體RAS機制、如啟動Memory Interleaving、Memory Mirroring和Memory Sparing,對作業系統記憶體管理的影響。

二、如何統一不同指令集體系伺服器的韌體架構,以及將自我檢測功能予以標準化。

三、雙核心CPU的電源管理與RAS議題,尤其要如何協調兩個核心的過熱保護機制,以及在啟動電源管理時、實作雙核心Step Lock的方式。(聽說HP在設計採用Montecito的Non Stop伺服器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其他的.... 暫時沒有頭緒,先搞定上面三項再說好了。

本部落格正式改名

改名為MolesterWaterball,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邊系統好像發春了,舊有的Molester硬是不給顯示出來,該不會是在擋不雅字眼吧....

Opteron兩週年倒數計時前,突然發生的插曲

HP DL585採用Opteron 875的TPC-C測試數據
AMD launching dual core Athlons tomorrow
Broadcom/ServerWorks發表Opteron晶片組「HT-2000/HT-1000」

星期日, 4月 17, 2005

Potomac的SPEC CPU 2000測試

目前似乎就只有Dell 6800/6850的測試數據,IBM和HP的動作都太慢了。

3.33GHz/8MB L3的Potomac,測試數據如下:

SPECint2000 = 1479
SPECint_base2000 = 1446
SPECfp2000 = 1303
SPECfp_base2000 = 1300

SPECint_rate2000 = 72.2
SPECint_rate_base2000 = 70.8
SPECfp_rate2000 = 52.5
SPECfp_rate_base2000 = 52.2

坦白講,這個測試結果真是令人失望,Potomac就算有8MB L3,也不是Opteron 852的對手。

更重要的是,Opteron 875的效能測試結果快要出來了,就目前所測出來的表現,驚天地泣鬼神差可比擬。

星期六, 4月 16, 2005

『你為何會加入iT Home?』

這一年八個月來,我一直被重複問這樣的問題,就一次給一個正式的答覆好了。(搞不好以後還得寫英文和日文版)

我前年五月退伍,然後閒賦在家擺爛發霉整整三個月。將軍老爸看了不爽,就威脅我「如果不考公務員,就把你丟到加油站打工」(我當兵時是在聯勤補給署基隆油料大隊)。沒辦法,就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去設法找到工作了。「飢不擇食」就是當時最貼切的寫照。

那時候,某個死黨拿著PCXXXX(今年已經改名了)上面的徵人啟事給我看,我就直接寄履歷表過去,等了很久卻遲遲沒有下文。後來,該死黨被那本雜誌主編專訪時,順便問到此事,主編就說「我們其實並不缺人」(但是後來那個徵人廣告一直都在,大概是認為我技術能力不足吧)。好吧,我承認我被耍了。今年舊金山春季IDF那位主編也有隨行,我是已經懶得去問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了,反正我就是沒「技術實力」嘛,沒資格去當那家出版社的技術編輯。

接著,就是該死黨在Shopping Guide網站上看到iT Home的技術編輯徵人廣告(真的是很不起眼,而且在那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本周刊),得知之後,我又丟履歷表,外加隨便用google找幾篇過去發表過的文章夾上去。這次沒有被耍,現為iT Home副總編輯的技術主編很快的就連絡面試。面試第一次後,隔週再第二次面試,順便測試我一個小時內可以寫出怎樣的文章,最後就錄取了。當然,錄取後並沒有立刻上工,因為我跑去日本逍遙了快兩個禮拜。

所以我這輩子就只有丟過三次履歷表。什麼?不是只有兩次?其實退伍前還有一次,丟給某家即將成立的新廠商,現在想想,好險當初沒有跳進去。另外,我也很慶幸,那家月刊把我擋掉,讓我加入iT Home,要不然我很難想像我今天會被壓榨成什麼樣子。(當然,我是絕對不會承認我在這邊很混啦)

這就是我加入iT Home的原因,真的很單純。誰叫我大學時代沒有下定決心徹底轉型,結果現在根本就沒有進入產業界、尤其是大型外商的條件(最起碼檯面上是如此),就只能在出版界混吃等死了。

當然,以後一定會有轉機的。

SPEC的人又寫信來關切了

SPEC jAppServer 2004入手快半年了,到現在都還沒搞定。等五月中完成封面故事「Opteron Power!」後,就要加緊趕工了。

然後,SPEC CPU 2000的Intel Compiler 8.1 EM64T、PathScale x64和Visual Studio 2005 x64的binary也該開始弄了(尤其是針對MP Rate的版本,拜dual core之賜)。當初基於等待SPEC CPU 2004的理由,所以遲遲沒有建立,結果竟然給我延期成SPEC CPU 2005,真不知道該講什麼。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Dual Core A64 and HyperThreading

裝上Opteron 875後,系統BIOS就出現啟動HyperThreading的選項。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針對HT最佳化的方式,真的可以一體適用在dual core上嗎?Intel的Optimization Manual帶給我這樣的疑問。

星期三, 4月 06, 2005

星期六, 4月 02, 2005

要開始寫書評了

所以快點把Server Architecture給看一看,入手快兩個月了,幾乎都沒在動。
(#-_-)/

說到這個,我好像自從工作以後,雖然都還是持續買書,但看書的時間卻越來越少,這實在是一個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