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跟過去看似發展程度接近的南韓,為何這十年來距離越拉越大?現在就一副看起來就根本追不上的樣子了。
之前剛好跟某家超大型韓商談案子,為此耗上幾乎一整週,原本第一天韓國那邊飛來一狗票人,但每天人越來越少,最後一天週五以BDM身份硬拖著一票EE、ME和Thermal team的人,和僅存的某泡菜工程師談了一整個上午,中午一同跟做Match-Making的某I公司TME在公司附近的新店家樂福樓上的古拉爵餐敘,最後再搭計程車將他送回台灣分公司(他隔天就要回國),在路上,他有一句話讓我念茲在茲:
「今天之所以會只有我一個人來,因為我是整個部門中唯一的硬體工程師,其他都是做軟體的。」
乖乖,我們談的是硬體產品案耶,但事實上,這產品真正的value,是在軟體,而不是硬體。講白了,真正的核心價值掌握在泡菜人手上,硬體就讓台灣那票做代工的廠商去廝殺、去cost down、繼續從石頭中壓榨出血液就好了。
自治區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台灣之光AirL兄,很久以前曾講過(原始連結找不到了),南韓這十多年來,整個產業結構與創造價值的方式出現了根本性的質變,這才是拉開與台灣差距的關鍵。
我講難聽一點,人家有那種志氣去以日本當假想敵,反觀台灣要嘛就是抱怨政府不夠開放,要嘛就是嫌台灣缺乏超大型企業,卻不會往上爬,追求更高的附加價值。沒多久前,電子時報某篇文章說台灣不該跟日韓比,只要專心做製造霸權就好,竟然還鬼扯啥「做製造業可以磨練出更優良的民族性」,真是讓我看到快吐血了。
當然,台灣沒必要去放棄在電子製造業的壟斷優勢,但有三個問題需要反思:
一、台灣製造業的根本優勢是什麼?能不能可長可久?是不是奠定在可享有長期競爭力的科技與行銷基礎上,可持之以恆的擴大競爭優勢?還是「上駟對下駟」,只能強迫最優秀的人才,去做對方最基層的工作?然後用一千萬的「退休金」,在四年內把你壓榨乾淨後就用過即丟?
二、台灣製造業的優勢,除了帶動週邊產品的發展,如企業願意投資更先進的IT架構,能不能更進一步變成更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溫床,培養出更強的國際性品牌與通路?還是只能為人作嫁?別人吃肉我們喝湯?
三、台灣製造業的優勢,能不能帶動整體生活品質的提昇?與整個社會一同成長?還是只是為了替極少數大老闆能在短時間內賺取大量現金、讓多數基層員工只靠每年一次的bonus養家活口的短線產業?
現在看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相當讓人沮喪。
幾年前Processor Forum跑來新竹煙波舉辦(我也自掏腰包躬逢其盛),理由是「台灣享有晶圓代工和封測的在地優勢,利於培養出設計高階晶片的IC Design House與EDA Tool廠商」,結果時間過去了,台灣能上檯面的IC設計公司,乍看之下,拿著山寨晶片沾沾自喜的聯發科,獨占HDA的Realtek、WiFi做的還不錯的Ralink等公司,都虎虎生風(講得嚴格一點,他們的競爭優勢很大一部份也是在軟體上),但跟國際性一線大廠們比,創新程度都不足,產品單價也偏低,更諷刺的,有能力做完整平台solution的,只剩下那家要死不死的VIA。
人家Qualcomm可以做出Snapdragon,台灣能嗎?
前陣子MIC某分析師找我吃飯,我就跟他講,台灣的電子製造業真的跟古代中國的種稻農業沒什麼兩樣,極度勞力密集,大多數的作物(營收)都在生產地消耗殆盡,可外銷的多餘產量(淨利)低的嚇人,像黑洞一樣吸光整個社會的人力和時間,卻無法累積財富,也阻擋了多樣化的產業發展。
以製造業的思維去發展軟體業,自然就誕生「軟體園區」這種世界奇觀。
就算搞製造、做代工,也是需要以優勢科技、全球行銷與品牌經營為根基。台灣人再這樣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只把中國當成失樂園避風港,誰能保證看似壟斷的電子製造業與代工產業,假以時日不會變成另一個短短數年就被荷蘭用先進科技與國際行銷雙重優勢打垮、淪為競爭者代工基地的「蝴蝶蘭王國」。
2 則留言:
好像變成軟體才是重點了, 主要還是總體方案的差異吧! 台灣廠商在各產業上都難以提出自己的方案來, 導致所有的東西就都只在生產上面能賺錢而已, 長期不重視服務跟不重視產品最後的結果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認同版主所說的,我們部門也是一樣,5位裡面只有一位硬體工程師,其他就是系統軟體應用工程師。
另外一個觀點,台灣人比較喜歡"以物量價",也就是說一片光碟的價錢有可能是50~60萬的價錢但成本可能才10塊,跟一台伺服器50~60萬這樣比較的話,大多數的人
都認為伺服器比較有價值,畢竟壞了拿去資源回收至少可以賣到1000~2000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