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26, 2013

水球個人電腦史最大的視聽革命...

聽說這就是我超過兩週沒更新芭樂格的藉口。(你本來就放著養蚊子很久了吧)

到現在還是不敢相信這從10/16至今近兩週內在這台電腦上發生的一連串劇變,這世上有些事情當經歷過一次後,就再也回不去了。原來一朵小白花改變一個邋遢男人居家環境的故事,在電腦上也是會發生的。

[10/16 (周三)] 某玉樹臨風超頻小旋風line我說,晚上要來古亭找我,要讓我體驗「前所未有的動畫視覺體驗」,我越想心裡越毛,加上近一個月來感冒斷斷續續時好時壞,實在沒啥體力在下班時間搞電腦拆拆裝裝,但看在他自稱「已經閉門潛心研究整整一週」的份上,好吧,就讓我瞻仰一下,號稱能夠讓我動畫體驗徹底改觀的神兵利器,到底是什麼驚世駭俗的鬼玩意。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他現在的桌機(SNB雙核加上某老舊顯示卡)根本跑不動這些玩意... 難怪最近突然吵著說想升級X79系統...

萬年冷凍庫: 系列之3─最強渲染器-madVR
萬年冷凍庫: 系列之6─令人驚豔的即時補幀軟體-SVP
簡而言之,一個是燃燒GPU的Shader運算效能、實現幾近完美的upscaling渲染效果;另一個則是同時狂操CPU/GPU(如果用上OpenCL加速)、「計算出不存在的frame進行動態補償」讓影片變成60 fps。

總之,用了近半年VLC Player啟動GPU加速解碼再把後處理開到最大,就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過去的我還是真容易滿足呀...

雖然當晚睡前時間不多,僅能驚鴻一瞥,但一看到如此完美的畫質與順暢感,讓我不得不觀看動畫時關閉Folding@Home以確保播放品質。Folding@Home的PPD賽豬公,掰掰。
只不過,如此一來,整台桌機晚上就搖身一變成「耗電量400W等級的媒體播放器」,更糟的是,如果用力打開SVP一沱最佳化選項,甚至整機耗電量還會逼近430W、直到主機板VRM過熱導致系統shut down為止(冷卻約十分鐘後又自動活過來...)。同時跑Folding@Home?抱歉,死的更快。

週四和週五兩晚繼續接受madVR x SVP的洗禮,就默默在心中做出了重大的決定:要讓現階段倚賴CPU計算的Folding@Home和全新的動畫體驗,在我的桌機上共舞。電費?就先不管它了...!@#$

[10/19 (周六)] 中午在玉樹臨風超頻小旋風的陪同下,跑去八德路某小巷買了Cooler Master CM690 III機殼(我不得不承認,我自己一直很想要一個酷媽機殼,如同十多年前的我整天肖想聯力鋁製系列一般),再「順便為了某不可告人的白爛理由」入手自家品牌某張X79主板的更新版(支援Ivy Bridge-E的版本),最後再陪玉樹臨風超頻小旋風買了一碗光華商圈名產垃圾麵之後,就大包小包搭捷運回古亭,進行機殼換裝作業。
不愧號稱Cooler Master最受歡迎的機殼系列第三代,除了某顆12x12cm系統風扇大概因運送時的震動或品質不良、葉片整個脫落掉到機殼後方外,就一個2400塊新台幣的機殼而論,完全沒有任何可挑剔的缺點。
相較之下,之前那個粗製濫造的爛機殼實在讓我懊惱白花錢了。還是一句話:組電腦時,『機殼』和『電源』這兩樣,千萬不能偷工減料,在這裡省小錢的心態會讓你後悔莫及,我一直忘不了某顆爛Power帶著我WD迅猛龍和綠標一起下地獄的鳥往事。
花了幾乎整個下午,只為了實現最佳化的散熱,玉樹臨風超頻小旋風不愧DIY達人,整線幾乎完美無缺,後來甚至因SSD裝在主板背面,連2.5吋硬碟架都整個拆掉,以改善系統風流。
但如此大費周章強化系統散熱,卻沒有帶來足以壓制CPU/GPU火力全開帶來的發熱量,VRM還是會過熱shut down,只是撐的比過去稍稍久一點... 唯一感到欣慰之處,僅有機殼前窗終於有USB 3.0可用了,不必從後窗拉一條長長的USB 3.0藍色cable,然後機殼上方那塊質感不錯的半透明滑蓋,也可用來放置充電時的iPhone 4S。

[10/23 (周三)] 傍晚玉樹臨風超頻小旋風line晚上又要來古亭找我,說要先去拿一張網拍回來的AMD Radeon HD7870 GHz,然後想換掉我這張GTX580。他的如意算盤是:賣掉我這張加裝Accelero XTREME PLUS II散熱器的GTX580,再去買一張GTX660。

當時我因為感冒未癒(靠,我整個十月根本就是東亞病夫Mode),想到更換顯示卡搞不好又得重新啟動作業系統授權認證,本來就不太想大興土木,但這傢伙一直吵說Radeon HD7870的理論運算效能可以巴死GTX580反正我現在又沒時間玩遊戲blah blah blah,想想好吧,換掉顯卡應該可以節省一些電費,反正我這輩子也沒用過ATI體系的獨立顯卡,就抱持探險的心態開門放他進來,結果...

哈哈哈,幹,我真的是賺到了!當安裝driver完畢首次登入系統,眼前同樣的桌布,卻呈現著截然不同的瑰麗感。事隔十多年,ATI體系在「顏色」的領域,恐怕還是NVIDIA無法企及的啊... 我還以為NVIDIA從Fermi時代開始就平起平坐了說。

簡而言之:
  • 移除掉一狗票NVIDIA軟體,騰出了不少珍貴的SSD容量(這顆64GB其實快爆了)。AMD的driver相對之下精簡多了。
  • 系統閒置耗電量劇減至80W等級... GPU執行Folding@Home,從300W幾乎腰斬到170-180W,太扯了。
  • 使用MadVR和SVP播放影片時,系統耗電量僅180-200W,這不到先前的一半。
  • 這張撼訊的HD7870 GHz版本的風扇噪音有點大,但我用EVGA手動鎖死在40%(約2000 RPM),噪音就幾乎消失了,而且GPU最高溫度也僅68度,平時跑Folding@Home也只62度左右。
  • 顯示卡體積縮小了近一半,應可改善機殼內的風流。
  • 扛電腦時,明顯感受到電腦變輕了...
更有甚者:
  • 幹,播放影片的品質和發色,直接三級跳。根據玉樹臨風超頻小旋風的證詞:水球的Dell U2311本來不是什麼好螢幕,現在放出來的畫面卻一口氣跨越和他那台「高級」EIZO螢幕之間的差距。
  • Folding@Home近期公布的Core 17核心一口氣釋放了NVIDIA GK和AMD GCN的潛力,後者更是激增十倍效能,讓原本11000 PPD的HD7970變成110000 PPD。這張HD7870起碼可以給我超過五萬的PPD,無論考量效能還是電費,我完全沒有繼續用Core i7-3960X的理由了。
反正結局就是某人後悔莫及,懊惱自投羅網慘遭水球土匪,看到AMD驚人的輸出品質,連對GTX660的興趣都沒了。不過我也覺得自己死守GTX580這麼久,也的確很蠢就是了。

[10/25 (周五)] 下班完食晚飧,突然燃起一股想升級淫笑卡、強迫HD600與PM0.3馬力全開、讓自己視聽環境盡善盡美的莫名衝動,殺去光華原價屋入手Creative X-Fi Titanium HD。其實這是我人生第二次入手這張卡,但卻是首次一親芳澤,這八卦番外篇就不方便野人獻曝了。
抱持著緊張的心情安裝這張夢寐已久的淫笑卡(總不會這次又抓不到吧?我板子都換了耶),很抖的裝完driver(中途發生過幾次當機意外,後來拔掉舊的X-Fi Xtreme Music就沒事了),昔日從SB16PnP長卡換裝SB Live、從SB Audigy升級X-Fi Xtreme Music,當下立即呈現的清澈飽滿感,再次衝擊我的雙耳。

Titanium的娛樂模式沒提供CMSS-3D和Crystalizer... 算了,就用遊戲模式放音樂,管他的。
順帶一提,這還是我人生首次「終於」可以使用機殼前窗的音效接孔,因為X-Fi Xtreme Music要特殊轉接線,Titanium HD就直接有地方可接出來了。以後用耳機和麥克風會方便很多,無需浪費力氣鑽到機殼後方拔線。

如果要說今年五月VLC Player和Fostex PM0.3讓我的動畫體驗一飛衝天,那這次一連串軟硬體升級,登陸月球差可比擬,就這樣走完這台電腦影視升級的最後一哩。雖然Intel在Haswell世代的GPU提供了Gamut / Frame Rate Conversion,目前似乎尚無軟體支援,我也不太可能使用Intel的內顯,只希望NVIDIA和AMD在影片播放領域好好加油,直接提供等同MadVR和SVP的功能,不要被Intel專美於前,但我也不得不承認,Intel的Product Marketing真的很厲害,老是可以想出一些不錯的突破點。

最後,還是更新一下水球個人電腦升級史。好像快兩年沒改了吧...(汗)

1 則留言:

Yaos 提到...

AMD Radeon 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