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27, 2013

「聯合國IPCC再生能源專家:台灣再生能源潛力無窮 條件勝德國」

我很想看看有多少核能菁英看到這標題就高潮射到這篇上。 其實這種論述經常會陷入兩元化的爭議,然後兩方雞同鴨講,因為完全失去「經濟效益」這個關鍵因素。 核能為何會陷入困境?並不只是安全風險,而是核電廠的興建是非常長期(充滿財務風險)、而且缺乏彈性的投資(反應爐的供電量很難動態調整)。但再生能源是否適合基載電力?也許不適合,但這世界上並沒有「因為有飛機所以不需要腳踏車」的邏輯,更沒有「腳踏車最環保所以不需要飛機」的必然。 再生能源該做的是「省電」,而不是發電。核能一直都是最優異的基載電力,更不能被否認。 不過在單向思考的台灣社會,以上所言都只是「偷渡充滿罪惡的再生能源」與「背叛台灣土地的經濟謊言」,所以還是眾多社會精英繼續浪費無限的時間去討論沒有交集的詭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