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上次的胡言亂語,一切謎底都揭曉了。
一、延長既有Socket F和K10的壽命,解放HyperTransport「暗藏」的潛力:
嗯嗯,嗚嗚,啊啊,怎麼跑出了「Socket F1」呀?
二、降低系統平臺的整體製造成本,如主機板上的晶片數目:
BYE BYE,Socket G3和G3MX。
三、減少「實際上」開發的CPU晶片數量,沒必要為了新腳位和小幅度更動cache容量就開新晶片:
Istanbul和Sao Paolo,實際上應該是同一顆晶片,只是腳位不同。
事實上,Shanghai/Suzuka已經把DDR3 controller和4 port ccHT3做上去了,6 core的Istanbul沒理由不這樣作,如此一來,AMD就可以縮短戰線,持續最佳化Istanbul的layout以提高時脈,並且集中力量開發全新Bulldozer微架構的Sandtiger。
不過,這樣看來,K8微架構在市場上存活十年,真是驚人...
隱而不現的是...這樣看來,nVidia和Broadcom ServerWorks的晶片組,還會在AMD Opteron平臺存活好一段時日,哈。nVidia狀況連連的晶片組部門可以稍微喘口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