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7, 2009

[White Album最終話] 莫名其妙,沒頭沒尾的「白射相簿」

喂喂!我等了二十六話,結果White Album遊戲中的「名場景」跑到哪裡去了?射後不理搞這麼兇,從熟女一路搞到義妹和學姐,沒被分屍送上Nice Boat航向夕陽而去,根本對不起搶先上床... 上船的先賢先烈吧?禽獸要的是「精(金)」、「淫(銀)」、還是「捅(銅)」?這答案根本是廢話啊!(翻桌)

[Folding@Home] 遲來的十萬分,200 WU

每日開機約15~16小時,一天平均3000分,6 WU。

我突然越來越好奇Fermi單晶片的性能,假如CUDA Core數目是4.57倍,Folding@Home的core又針對GF100最佳化,傳說中的GTX380有沒有機會達成「七倍」的效率?這樣子一天就可以超過兩萬分了,整天開機三萬分,一年下來就是「一千萬」,SLI或雙晶片組態更會double。光用想的口水都快流滿地了...

不過我很久沒玩(也沒時間)遊戲了,目前除了加速效果差強人意的MediaCoder外(iPhone/iPod Edition),我還真找不出對我有用的GPGPU應用,看來短時間內只能繼續跑著FAH做點善事了。

星期二, 12月 22, 2009

185W... 算多還是算少?

等了3年,新版Itanium可望上市

「英特爾一直未公布Tukwila處理器的時脈數與耗電量」,哪有,Intel以前就講過了,而且也在網站上講明2010 Q1上市。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改天和兇手吃飯時念個幾句,順便問問這數字是誰託夢給他的。XD

不過,如果這數字不是芭樂,比去年IEEE ISSCC 2008公佈的數據(170W)高出一些,時脈則略低一點(2GHz↓),但說真的,對現在的Itanium來說,耗電量和時脈已經不是值得注意的重點了...

最後,我發現很多人很容易打錯「Calpella」這個字,不只媒體,連日本朋友和公司同事都一樣,如果只記發音,還真容易犯這種錯誤,這是非英語系國家的通病嗎?

星期日, 12月 20, 2009

[Folding@Home] 突破八萬分,進入八萬名

從11/20開始,大約用了30天,每天隨便跑跑幾小時,一天平均拿到2666分,這樣一年下來拿一百萬分到底算不算快啊...

星期六, 12月 19, 2009

Google Chrome OS白老鼠生活,開始

因為工作的關係,最近不得不身體力行,親身體驗Chrome OS的「威力」,所以只好把VMware image掛在VirtualBox,帶著X301四處走透透。雖然看起來這個Google OS,似乎還沒有值得讓我非得用它不可的特色。

不過姑且不論Google OS到底怎樣,這幾天下來,光一個中華電信3.5G在大台北地區的連線品質,就讓我深深感受到所謂的「城鄉差距」是怎麼一回事,我果然只有當鄉民的命呀!

最後,今天才裝上新酷音輸入法x64版本,使用起來相當順利,在Office 2010 Beta上也OK,實在太感謝作者了。

星期六, 12月 12, 2009

[2009/12/12雜談]「龍騎兵系統」啟動的X301

咳嗽一週,感冒復發,神智不清,頭昏眼花,所以下面的胡言亂語隨便看看就好了,不必跟我認真,否則你就輸了。(水球流精神勝利法)
  1. X301入手卻因記憶體不穩、Win7視窗邊緣動輒破格而被迫送修(我還在調查這件很扯的事情),延宕整整一週無法正式服役,今天還是受不了,跑去辦中華電信的3.5G服務。土城老家的訊號強度沒李爽當初測試X301原型機時的那麼好,但也很OK了。坦白講,內建Ericsson F3507g的爽度怎麼說都不是外插一根USD棒狀物(別想歪了)可以比擬的,更何況那整排燈號都閃閃發亮,真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2. 說到X301的鳥事,想想真的很誇張,Lenovo提供的PC Doctor和Win7的Memory Diagnostic怎麼跑怎麼當,但昨天在公司放著跑一整天的Memtest86就好好的,看起來很像是軟體問題。不過,今天換了兩個版本的Intel GMA Driver,還是沒有起色,氣個半死。更神奇的在後面,剛拔掉一條原廠1GB,只剩下一條同樣是原廠的2GB,問題就好像不見了,該不會X301兩條memory容量不一樣時,跑dual channel會起核子反應吧?已經不知道兇手到底是硬體(MB/Chipset/Memory)還是軟體(Chipset/GMA driver)了。聽說X200s也曾有用戶反應類似的狀況,真是夠了。

    這教訓告訴我們:除非你真的對系統晶片組廠商的效能表現、繪圖技術與driver品質有著莫名的信心,買Notebook還是優先選擇獨顯版本會比較好,UMA其實是很危險的。

  3. 昨天上班時,在捷運上意外看到某間付我薪水的公司在資訊月期間大手筆刊登的「吉姆+GP-03」筆記型電腦廣告,害我差點下意識兩眼往右飄,將左手食指插進鼻孔內(廣告還強調「廣告效果請勿試插」,這句話嚇阻了我那股東施效顰的衝動)。不過昨天聽同事講,那個idea應該源自某位在員工識別證的照片上如此惡搞的超資深員工。到底是何方大恩大德齊天大聖?算了,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反正絕對不是我就對了。

  4. 用GPU跑Folding@Home真是他媽的快啊,從11/22加入Folding@Home到現在,只不過每天用家裡的桌機時,順便佛心來著做善事隨便跑跑,才沒多久,現在就完成128個WU,五萬多分,全球排名約十萬五千位。我有點懷疑,如果只靠我機殼內的Q9450,到底要跑多久?算了,懶得試了,不想浪費時間。但我更想知道,NVIDIA的GF100到底能跑多快,如果入手,可以讓我在短期內爬到多少名?

  5. 關於我真的很懶得管的Lxxxxxxx,不出我所料,後藤大叔還是出手了,而且還二連發(Eji有寫節錄,懶得看日文者可以瞧瞧)。

    昨天睡前想想,以後無論在「任何公開場子」,包含自己的芭樂格和雜誌投稿,即使是挖死人骨頭的考古主題,我還是避談Ixxxx公司的任何東西好了,一方面為了明哲保身,不想和自己的工作過不去,另一方面,不想讓自己的「笑話」污染這間公司員工的眼睛。我最近要寫的Cache Coherence/System Interconnection該怎麼辦呢?就拿IBM Power6取代Intel QPI & MESIF當範例好了,免得躺著看公開datasheet、ITJ/IDF/IEEE Slide、上USPTO看patent也中槍,畢竟我的厚黑學造詣還沒到醬缸的程度,遠離勞改先保命比較實在呀。

星期日, 12月 06, 2009

[頁邊筆記]Larrabee的教訓:GPU≠GPGPU

昨天分別跟幾個朋友聊這個問題,得到的反應都一樣:

其實Intel會取消推出Larrabee獨立顯示卡的計畫(以產業界的習慣講法是:轉成RD研究案),並不讓人意外,因為Intel打從一開始,就把主要目標放在「打敗GPGPU」上,如果Intel只是要做一個很有競爭力的discrete GPU,姑且不論用x86 core好不好,Larrabee根本就不需要X-Ring cache coherency、Ring Bus和一票有的沒有的,反而該走48 core SCC的路線,放棄hardware cache coherence,改採hardware-accelerated message passing結合software-managed的page-level memory coherency的方式,interconnection乖乖沿用行之有年的crossbar。

坦白講,我自己一直蠻懷疑hardware cache coherence在未來many core的應用,畢竟怎麼做,overhead都太大了,但除非未來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像可以巨幅縮短每個core到memory距離的3D Stack Memory,或著可整合至每個核心的超高速非揮發性記憶體,徹底打破既有的memory hierarchy,否則只要多層cache繼續存在,電腦開機從Boot ROM擷取執行POST後、所有資料還是得從最下層的磁碟系統一層一層搬上來,維持既有「單一電腦」的前提之下,hardware cache coherence都有其必要性。

當然,「Single Chip Multi-Computer」也是一種可行的方向,反正HPC市場早就習慣MPI了,但程式還是很不好寫。目前最接近的設計,大概就是Cell了,每個SPE幾乎可視為「獨立的Computer」,可惜記憶體太小了。假如IBM可以增加SPE的Local Memory容量,甚至整合M-RAM之類的高速非揮發性記憶體,應用彈性絕對不是同一個檔次。

最後,我還是覺得,「GPGPU」應該被更貼切的名詞取代才對,因為它誤導了很多人,以為GPU就一定可以做GPGPU、GPGPU產品一定適合做高階繪圖功能。最起碼,能用NVIDIA顯示卡跑Folding@Home也只是進入G80世代後的事情,Intel基於「那票該死的GPGPU提倡者整天靠盃CPU不再重要,我就做出比你更好的GPGPU」心態而生的Larrabee也不會有獨立顯示卡版本,DreamWorks更是壓根兒用不到Larrabee的繪圖功能。這個名詞該怎麼取呢?讓那票寫教科書的大師傷腦筋、我只要乖乖掏錢買磚塊書看就好了。

多出三個新監測功能的GPU-Z 0.3.8

最近因為閒暇時段都在研究many-core與GPGPU相關議題,加上之前因購入9800GT索性抱著做善事的心態加入Folding@Home,所以沒事就開著GPU-Z瞧一下這塊9800GT到底在幹嘛。

GPU-Z 0.3.8很爭氣的多出三項我很想要的新項目:GPU Load、Memory Controller Load和Video Engine Load,有助於更進一部掌握GPU的動態,如果以後能進一步加入內部Threading的資訊就好了...

星期六, 12月 05, 2009

好市長!再接再厲!

文湖線再當停駛57分鐘 16:37恢復營運

搞不好國民黨打的算盤是:反正繼續這樣擺爛下去,讓熱愛汎藍價值觀的台北市民習慣「99%可用率=一個月當機350分鐘」的捷運後,以後就再也不必有什麼因為捷運營運不彰導致的民怨了,台北捷運繼續年終領的口袋飽飽,國民黨始終躺著選都能高票連任,高貴成熟的台北市民堅持追求黨與人民的勝利,何不快哉?

晚上還是不要開看新聞好了,反正這次縣市長選舉結局大概還是同一個死樣子。

Bye Bye,Larrabee...

Intel: Initial Larrabee graphics chip canceled

剛剛的MSN對話:

李爽:這下子Intel怎麼對夢工廠交代啊?

水球:叫他們改名為夢遺工廠吧。

李爽:他們真的聽信Intel了?

水球:大概吧。當初就是因為相信Larrabee才捨棄所有AMD產品。

李爽:真是悲慘,這下AMD可爽了。

水球:其實AMD的Fusion可能還比較符合他們的需要。

李爽:這時候你就不得不佩服Intel的sales,能夠說服夢工廠去買"國王的晶片",哈哈哈哈哈哈。GOD,根本沒量產,竟然就敢接受。

水球:.................................

星期四, 12月 03, 2009

星期三, 12月 02, 2009

近兩年的悲願,終於劃上了句點...

兩年前,在偶然的意外中,一親芳澤「小太刀(Kodachi)」測試機時,那股自Thinkpad落入聯想之手後,那股彷彿山窮水盡的莫名悲憤,霎那間卻昇華成柳暗花明般的心悸感動,猶如兩年不絕的繞樑餘音,悠悠蕩蕩,遲遲揮之不去。

經過長達半年的考慮,今晚終於入手人生第二台NB,作為服役六年X31的繼承人。

Thinkpad X301 (日規2777 CTO機型,換裝中文鍵盤)
Intel Core 2 Duo SU9400
3GB DDR3-8500
2GB Turbo Memory
Intel Ultimate N WiFi Link 5300
Ericsson 3507g 3.5G 網卡
1.8 吋 120GB HD
6 Cell電池
一年保固

唯一的缺憾是沒裝任何CD-ROM,除了擴增DVD-RW外,還得加買兩年保固才行。Turbo Memory也得升級到4GB版本,才能指定加速特定應用程式的啟動效率。最後,就剩下申請中華電信的HSDPA服務了。

不過,自從兩年前碰到X300後萌生的怨念,終於徹底煙消雲散。直到最後,我還是選擇了相信Yamato Lab的熱情,所向無敵的小紅點鍵盤,與「小黑」聚焦於商用NB需求的信念。希望明年的現在,還有機會第三度造訪神奈川大和市,那塊打造頂級商用NB的聖地。

星期日, 11月 29, 2009

Google PageRank下滑了...

最近赫然發覺,本芭樂格的Google PageRank從3下降到2了。這是很少更新且放著給他爛的代價嗎?

不過比對幾個常跑的地方,似乎這不是單純我一個人的問題。

好友部份:

AirL→2
李爽→2
小魚→2
小明→3,不動
Eji→2

幾乎是全面性下降。

然後幾個常看熱鬧的地方,也有下滑的跡象:

阿ㄈ→3

好像都下滑一級了。

阿Q的想:反正誰叫全球網站的成長速度這麼快,哪天這裡掉到1好像也不奇怪了...

星期六, 11月 28, 2009

全家被炸...呃,暴發戶的悲歌...

很久以前有MSN上有一段對話:

瓦斯濱:你知道全家被炸死的家庭叫做什麼嗎?
水球:不知道。
瓦斯濱:暴發戶。
水球:..............................

台灣人似乎都很信港漫裡面描述出來的世界:龍虎五世裡面的比爾蓋天,只是掏出一堆錢跑去蓋樂土國,可以吸引一堆富翁來投資,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後人民熱愛並深信不疑的政治制度,好像也只有專制獨裁那一套。

反正好像被陳文茜「看好」的國家都會出事,像南韓、冰島、愛爾蘭,現在終於輪到杜拜了。更不幸的是,台灣一狗票看文茜小妹大天下遠見商周就自認「很有國際觀」(外加只看過銀英傳就自封為看破政治的戰略大師)、卻不用大腦去系統性思考這經營手段合不合理持不持久有沒有邏輯、就自以為高人一等者,還順便信口開河指責別人什麼都不懂,比比皆是。難怪TVBS炒作瀝青鴨事件,卻還可以騙倒這麼多人,拜託,看過工人舖馬路也該猜得到瀝青有多熱吧?

不過只要多數台灣人繼續盲目崇拜暴發戶,滿腦子幻想白花花的鈔票會從天上自己掉進口袋,只要政治人物打著「名為道德價值觀的宗教大旗」就讓民眾自己放棄監督的權力,媒體繼續猛吹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報喜不報憂、香港新加坡和中國才是台灣的典範,這種「驚喜」只會一再一再的發生。我非常好奇ECFA簽署後,那票滿心期待可以躺在床上變富翁的笨蛋們,有沒有那種勇氣去作更不爽的心理準備。

伏爾泰說過:任何人有能力讓你相信荒謬的事,就有能力讓你做出不公義的事,最近發生一狗票傷害台灣民主根基的狗屁倒灶鳥事,讓人不得不懷疑,深植於華人心中那愛好專制政體的奴性基因,是不是又在台灣發作了?

星期日, 11月 22, 2009

[遲來的參與] 還是加入Folding@Home了...

該說兩年多前G80問世後,才加入Folding@Home的人運氣比較好嗎?

因為實在等不及5750的靜音版,週五很不爭氣的敗入自家...呃,技嘉的9800GT 512MB拉麵風扇版本,低噪音表現讓我印象深刻,這大概是這十年來書房桌機最安靜的一刻了。

其實說真的,雖然不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我自己個人情感上還是比較信任NVIDIA的產品。接著就看在GF100中階版本問世前,DirectX 11有沒有killer application能逼我跳槽去AMD了。

延伸閱讀:[2009/11/20更新] 水球桌上電腦核心零組件升級史:Since January 1995

[隨手亂畫] On The Way To Virtualize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星期四, 11月 19, 2009

靠著Win 7翻身的GMA500

最近因為工作職務調動的關係,對mobile platform的敏感度越來越高... 特別是Intel偏向UMPC/MID的平台。

Intel GMA500でもFlash Player 10.1のDXVAサポートは効くのかを検証

CPU利用率從100%降到70%前後... 呃,什麼時候會支援H.264呀?

星期日, 11月 15, 2009

[耍白爛] 一切謎底都解開了...

原來這一個月來,桌機動輒自動reset,兇手是這張過熱的GF8600GT....

半年前用一顆WD GP 1.5TB取代好幾顆老舊的小硬碟,大幅簡化內部的電源和排線。前陣子突發奇想,想說「啊,反正硬碟只剩下兩顆,就乾脆把聯力PC-60前方兩顆小風扇關了吧,可以進一步降低噪音」,就快快樂樂的打開機殼,拔掉前置風扇的電源線。

萬萬沒想到這竟然變成一連串災難的根源,對自己的機殼散熱出怪招後沒多久,不經意的注意到Win7桌面偶有破格,卻沒警覺這是更大問題的前奏曲。

大概一個月前吧,電腦就偶爾自動reset(非常像跳電的情況),接著越來越頻繁,搞到我快受不了。一開始懷疑是不是迅猛龍過熱才導致這麼詭異的當機,索性重啟兩顆前置風扇,順便拉高機背8x8風扇的轉速。嗯,看來應該沒事了,雖然很詭異的是,就算沒用風扇直接吹,迅猛龍摸起來其實也不太熱... 算了,沒問題就好。

結果這台電腦還是給我「驚喜」,相安無事一段時間後,最近又故態復萌,繼續上演「跳機秀」,但怎樣都找不出原因,一度還懷疑是不是主機板和Power快掛了,還是住家供電真的這麼不穩?一開始手動調高前置風扇轉速似乎有一些效果,但並不明確,該跳的時候還是會跳,不該跳的時候也會跳,搞到我快瘋了。

直到今天上午桌機很給面子的表演連續reset兩次,我真的受不了,馬上關機拔掉所有線路,把機器放在地上,從頭到尾檢查一次,結果答案是:

幹,GF8600GT怎麼燙成這副德性?這張ELSA的卡上面不是有風扇嗎?怎麼還會過熱?

後來才發覺自己太過低估GF8600GT的發熱量了,沒辦法,被迫移動X-Fi的位置,放到最遠離顯示卡的PCI Slot,爭取散熱空間,再拔掉後面所有bracket,讓機身前方吸入的冷空氣流經硬碟和GF8600GT後,直接從後方排出。我很不喜歡讓機殼後方門戶洞開,但沒有其他選擇了。

目前看來,「應該」是沒事了,反倒是上午施工時,手賤沒裝好GP 1.5TB的電源線,開機跑沒多久就自動reboot再跳出一票系統自動修復的選項,浪費了不少時間,所以我才討厭電腦出問題、非得大興土木的麻煩事,尤其當感冒發燒神智不清的時候。(流流汗是很好啦,但是我總痛恨為DIY電腦流汗這檔事)

經歷過這段鳥事,我想這張GF8600GT大概也嚴重受損,到了非換不可的地步了,如果沒有免費的卡可以頂替,Radeon HD5770或5750可能就變成不得不敗的選項了。

星期日, 11月 08, 2009

[雜談] 台灣和南韓的差別在哪裡?

台灣跟過去看似發展程度接近的南韓,為何這十年來距離越拉越大?現在就一副看起來就根本追不上的樣子了。

之前剛好跟某家超大型韓商談案子,為此耗上幾乎一整週,原本第一天韓國那邊飛來一狗票人,但每天人越來越少,最後一天週五以BDM身份硬拖著一票EE、ME和Thermal team的人,和僅存的某泡菜工程師談了一整個上午,中午一同跟做Match-Making的某I公司TME在公司附近的新店家樂福樓上的古拉爵餐敘,最後再搭計程車將他送回台灣分公司(他隔天就要回國),在路上,他有一句話讓我念茲在茲:

「今天之所以會只有我一個人來,因為我是整個部門中唯一的硬體工程師,其他都是做軟體的。」

乖乖,我們談的是硬體產品案耶,但事實上,這產品真正的value,是在軟體,而不是硬體。講白了,真正的核心價值掌握在泡菜人手上,硬體就讓台灣那票做代工的廠商去廝殺、去cost down、繼續從石頭中壓榨出血液就好了。

自治區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台灣之光AirL兄,很久以前曾講過(原始連結找不到了),南韓這十多年來,整個產業結構與創造價值的方式出現了根本性的質變,這才是拉開與台灣差距的關鍵。

我講難聽一點,人家有那種志氣去以日本當假想敵,反觀台灣要嘛就是抱怨政府不夠開放,要嘛就是嫌台灣缺乏超大型企業,卻不會往上爬,追求更高的附加價值。沒多久前,電子時報某篇文章說台灣不該跟日韓比,只要專心做製造霸權就好,竟然還鬼扯啥「做製造業可以磨練出更優良的民族性」,真是讓我看到快吐血了。

當然,台灣沒必要去放棄在電子製造業的壟斷優勢,但有三個問題需要反思:

一、台灣製造業的根本優勢是什麼?能不能可長可久?是不是奠定在可享有長期競爭力的科技與行銷基礎上,可持之以恆的擴大競爭優勢?還是「上駟對下駟」,只能強迫最優秀的人才,去做對方最基層的工作?然後用一千萬的「退休金」,在四年內把你壓榨乾淨後就用過即丟?

二、台灣製造業的優勢,除了帶動週邊產品的發展,如企業願意投資更先進的IT架構,能不能更進一步變成更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溫床,培養出更強的國際性品牌與通路?還是只能為人作嫁?別人吃肉我們喝湯?

三、台灣製造業的優勢,能不能帶動整體生活品質的提昇?與整個社會一同成長?還是只是為了替極少數大老闆能在短時間內賺取大量現金、讓多數基層員工只靠每年一次的bonus養家活口的短線產業?

現在看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相當讓人沮喪。

幾年前Processor Forum跑來新竹煙波舉辦(我也自掏腰包躬逢其盛),理由是「台灣享有晶圓代工和封測的在地優勢,利於培養出設計高階晶片的IC Design House與EDA Tool廠商」,結果時間過去了,台灣能上檯面的IC設計公司,乍看之下,拿著山寨晶片沾沾自喜的聯發科,獨占HDA的Realtek、WiFi做的還不錯的Ralink等公司,都虎虎生風(講得嚴格一點,他們的競爭優勢很大一部份也是在軟體上),但跟國際性一線大廠們比,創新程度都不足,產品單價也偏低,更諷刺的,有能力做完整平台solution的,只剩下那家要死不死的VIA。

人家Qualcomm可以做出Snapdragon,台灣能嗎?

前陣子MIC某分析師找我吃飯,我就跟他講,台灣的電子製造業真的跟古代中國的種稻農業沒什麼兩樣,極度勞力密集,大多數的作物(營收)都在生產地消耗殆盡,可外銷的多餘產量(淨利)低的嚇人,像黑洞一樣吸光整個社會的人力和時間,卻無法累積財富,也阻擋了多樣化的產業發展。

以製造業的思維去發展軟體業,自然就誕生「軟體園區」這種世界奇觀。

就算搞製造、做代工,也是需要以優勢科技、全球行銷與品牌經營為根基。台灣人再這樣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只把中國當成失樂園避風港,誰能保證看似壟斷的電子製造業與代工產業,假以時日不會變成另一個短短數年就被荷蘭用先進科技與國際行銷雙重優勢打垮、淪為競爭者代工基地的「蝴蝶蘭王國」。

星期四, 11月 05, 2009

原來可用度99% = 一個月可以當機350分鐘

龐巴迪承諾可用度99% 恐面臨跳票
捷運公司表示,99%只是最低的標準,目標會更嚴格,以其他路線的營運經驗,捷運系統可靠度都維持在99.4~99.5間。

可用度計算指的是全部營運時數扣掉系統當機時數,再除以全部營運時數所得的數值,簡單來說,相當於一個月只要系統當機總時數不超過350分鐘,就能達到99%的可用度,昨天兩度事故歷經共130分鐘,影響乘客上千人。
CatG講的真是太好了:
簡單來說,相當於一個月只要系統當機總時數不超過350分鐘,就能達到99%的可用度

原來99%這標準這麼低...

照這樣說高雄捷運應該扣掉一次一個區間卡車單向運轉35分鐘之外都是99.9%了吧...=_=|||

台北人要求自己的標準真低,倒是用放大鏡檢驗別人的能力是一流 :X
這又讓我想起當初三聚氰胺事件,一堆人努力拿著2.5ppm替白痴政府護航,講得好像歐盟允許食品裡頭含有少於2.5ppm的三聚氰胺一樣,我身邊還不乏垃圾大師級人物(已列為永遠拒絕往來戶)沾沾自喜的以為偉大祖國也讓歐美一起和台灣豬狗不如,這下子看來台北捷運系統只要一個月當機不超過350分鐘,對他們來說就是很OK的標準了,只是這些人在民進黨上台時,很喜歡整天把「我們要用最嚴苛的標準來檢視政治人物,以維護價值觀」掛在嘴上,所以陳水扁的孫子非得在台灣瓜瓜落地,馬英九的女兒當美國公民就是天經地義。

真是越想越火大,沒辦法,誰叫這就是「清廉」啊!

星期三, 11月 04, 2009

[洨言洨語] 清廉愛民的馬政府將怎麼談ECFA

水球@W44真是好瞎的一週。 說 (上午 11:18):

為甚麼台灣這麼多白痴相信老美很好耍啊

御宅族美食達人 說 (上午 11:20):

因為大家都覺得美國人最笨了,全世界只有中國最強~中國一定強~中國萬稅~中國得第一~
(洨~)

水球@W44真是好瞎的一週。 說 (上午 11:22):

................
這樣子怎麼談 ECFA 啊...

御宅族美食達人 說 (上午 11:24):

白色恐怖印泥~
和白色恐怖果醬一樣原料

水球@W44真是好瞎的一週。 說 (上午 11:25):

..............................

御宅族美食達人 說 (上午 11:26):

章給他蓋下去就簽了,只是中華民國國璽有點大,馬洨不知夠不夠多....可能要全體與會人員一起射在上面才夠
到時我會發動一人一射救台灣的活動全力促成ECFA~~~

水球@W44真是好瞎的一週。 說 (上午 11:27):

..................

御宅族美食達人 說 (上午 11:28):

幹...忽然發現我又給你一個寫blog的材料了...以後要留著己寫....

水球@W44真是好瞎的一週。 說 (上午 11:28):

你怎麼知道我正準備轉貼?

御宅族美食達人 說 (上午 11:29):

林被認識你十多年了,你在想什麼瞞得過我嗎?

水球@W44真是好瞎的一週。 說 (上午 11:29):

而且你有芭樂格了?XD

御宅族美食達人 說 (上午 11:30):

沒有....殘念...沒這麼多心情可以亂射

歷久彌新的好文

中華職棒.再興的王道!

未來可能出現的中職口號:

「就是愛假球!」

星期一, 11月 02, 2009

老友的條件

最近因為某些事情,重新思考「老友」的定義與價值,目前可以想到的有:

一、認識十年以上。這個好像有點拼,似乎大學時代才認識的人,都是先結交我弟才和我結義的,以前從台中回家時,出現過以下場景:

水球大包小包風塵僕僕的走進家門,爬上樓梯,巧遇某人。

某人:咦,水球,你怎麼也來參加slave的活動呀?原來你們兩個也認識?
水球:幹,這是我家,我不能回來喔?

聽說前陣子Eji才知道我們兩個原來是兄弟,真是可喜可樂。

二、可以下意識打出住家與手機電話,連電話簿都不用。用手指算一算,同一時期,好像都不超過五人...

三、可輕鬆自然的與本痴漢豪洨出以下對話:

某年某月某日,坐在在某長輩的Ford Escape上,突然提到Nikon剛發表的D3。

水球:長輩,你覺得每秒11張連拍能用來拍什麼?
長輩:射精嗎?
水球:(掩面大驚,洨容失色)什麼!你竟然猜到我正在想什麼!
長輩:(嘴角上揚,洨容滿面)我認識你超過十年,怎麼可能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算了,不要胡思亂想,繼續上班去...

星期日, 11月 01, 2009

[2009/11/1雜談] 新手機...

前陣子被人請吃燒肉時,不小心弄掉了用不到兩年的SE Z601i,過了好一段一隻舊舊的Motorola C139反覆更換兩張SIM卡的悲慘生活(一張自己的,一張公司的)。

昨天越想越不對(最近總感覺大腦運轉有點遲鈍),去台北找書時,乖乖的順道跑台哥大門市找零元手機。店員原本塞給我Samsung的產品,但為了維持兩隻手機的操作一致性,還是挑了VE538。我只能說,手機這東西進步的真快,輕薄短小的VE538功能性並不輸給肥肥的Z610i太多,看來以後口袋的負擔可以減輕不少,真是可喜可賀。

不過反過來說,入手iPhone看來是遙遙無期了... 隨身帶著兩隻手機 + iPod Touch的生活,還是沒有改變。

星期五, 10月 30, 2009

二十年來毫無長進的垃圾聯盟,收了吧!

好像每次都會重複講一樣的話,反正只要政府、球團、球員、球迷繼續以鄉愿態度或稀泥扯爛污下去,台灣的棒球就一直是這副死樣子,死氣沉沉,病入膏肓,不如砍掉重練,重頭來過。

不過隱隱約約也可以感受到,雖然很多人都把「國球」兩個字掛在嘴上,但在國民黨的「黨國體系價值觀」與其信徒的心中,潛意識卻認定棒球是小日本的遺毒,極盡操弄之能事,整個國家和社會真正捧在手心上寵的,是籃球,從來不是棒球。從國民黨逃難來台對兩種運動的政策與態度,和這數十年來相關從業人員的出路與前途,不難看出這兩邊受到的對待,實在是天差地遠。

反正,兄弟象那票投手和檢調單位的救援功力真是一流,當「無力敦倫」政府陷入牛肉風暴,立刻上場救援佔據媒體版面,棒球運動對國民黨的貢獻太大了,真是清廉價值觀的表率。

星期三, 10月 28, 2009

「余文部隊」又一人

美牛風暴 馬總統點名楊志良負責
開放進口美國牛引發政治風暴,馬英九總統昨天接受新新聞雜誌專訪時點名衛生署長楊志良要負責。他透露,周日政府機關曾開全天會議,把大家說法定調,周一楊志良等首長前往立法院說明,「但政府在第一時間說得不夠清楚,造成大家一些誤解,這點確實該檢討」。

對於楊志良在第一時間對談判結果表示意外,馬總統也表示,站在衛生署立場,能把風險較大的排除掉最好,譬如說內臟,也許他有這種想法,「但我們聽的簡報都是他做的啊,不然我怎麼會懂這個東西?」

馬總統略帶激動口吻說,「任何談判都一樣,不能完全照你自己的構想,別人都要讓給你」。

至於台北市長郝龍斌反對美國牛,馬總統說,郝本身是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但政府其實沒有開放脊髓,「所以他的聲明裡面可能有一個弄錯了」。

總統解釋,有人說絞肉不是好的肉,但絞肉畢竟是肉嘛,「它是牛的一部分,你說t bone可以,絞肉就不可以,那只是風險可能有一點差異而已」。
千錯萬錯都是下屬的錯,好清廉的價值觀啊!

不過我寧願相信:什麼樣的人就會選出怎麼樣的政客。

星期日, 10月 25, 2009

開放米國牛內臟:台美FTA/TIFA的黑暗兵法?

雖然現在媒體罵翻天,不過我對這件事情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如果這是美國免簽證、軍售案,甚至更重要的:台美FTA/TIFA的交換條件,我倒是覺得這個「讓步」並不是沒有價值的。唯一該擔心的是,以吃牛雜的人,都要自求多福了,這年頭連牛肉麵店都開始愛用美國牛肉,以後去夜市真的要小心。

這也凸顯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台灣並沒有因為急速傾中而強化國際地位和台美互信,更沒有因此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否則也不必被迫面對美國對八八風災的驚人強硬姿態,與如此喪權辱國的全面棄守美國牛肉進口談判。台灣一大票寄望靠中國來自救的「超有競爭力年輕精英們」,真的該醒醒了,天底下沒有人可以邊當婊子邊領貞節牌坊,一邊被狂抽猛送還一直嬌喘說自己是處女。

被中美一前一後OOXX:前面舔屁眼,後面被狂插,是台灣目前的寫照。

反倒是從這個決策過程可以看出,這個「好人沒好報」的總統府和國安會,還真不是普通的傲慢、自大加上心中無人民啊,果然在「捍衛價值觀」的呼聲中被765萬人拱上台,就等於拿到一張無額度上限的權力空頭支票,我開始期待國民黨本土派和立院黨團的反撲了,呵呵,搞不好以後國民黨黨史就出現這樣的一章:王金平之亂。

星期五, 10月 23, 2009

從「詐胡」到「嗚呼」

既然大有為台北市政府都講了「改善是漸進過程」,那大家還是繼續等著預定今年底、明年初的「永久性」網路更新改善吧。

我只能說,這名字改的真好。

星期三, 10月 21, 2009

人生的第一次...

掉手機 -_-

昨天下班搭捷運剛快到西門站,接到NVIDIA某長輩打來的電話說要請我吃燒肉,瞬間折返碰面,結果吃完燒肉,手機也掉了。

說來也神奇,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也掉了一隻iPod Touch,我每逢年底都會破財嗎?

星期四, 10月 15, 2009

ISO 102400能拿來做什麼?

未踏の領域に到達したD3Sの高感度対応、そのもう1つの理由

坦白講,我還真沒想到這麼多...

還是被爆破了 XD

Fermi時代の製品展開が分かってきたNVIDIAのGPUロードマップ。DX11世代が出揃うのは2010年Q2以降に

4gamer的2010年NVIDIA Roadmap記事

坦白講,如果我說:我也是從Eji那邊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NVIDIA的實際roadmap(謝謝指教)和GF100後繼衍生款的時間點,大概沒多少認識我的人會相信,不過這的確是事實。

我把這張roadmap印出來,用筆在空白處寫上了一堆不知所云的code name,忽然間,腦中就傳來一股淒涼的感慨啊... 這時候聽橋本みゆき的愛のカケラ,實在太有fu了。(被拖上Nice Boat)

目前對VT FlexPriority解釋最清楚的解說

星期日, 10月 11, 2009

[隨手亂畫] 終於殺青十一月的圖稿了...(Update: 10/19)

加上前面一票cache hierarchy(不含定稿及尚未公開的部份),即使重複性很高,但這次應該是我畫最多圖稿的一期。現在我要做的,就是讓不學無術的本痴漢,放縱自己的筆鋒。

話說回來,我還在苦思一個棘手的問題:我該怎麼畫出自己理想中的GPU圖解,而且必須能和後藤大叔有所區隔,傷腦筋,不過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乾脆到時候找他和乾爹當面討論算了。XD

星期六, 10月 10, 2009

[隨手亂畫] Cyrix x86 CPU cache hierarchy

嚴格說來,最早被公開的「Fusion」概念,不是Intel的Timna,而是Cyrix M3 "Jalapeno",倒是下場都一樣悽慘,令人不勝唏噓。

不過最有趣的,當年Cyrix放話說自己設計的3D引擎可以媲美同時期的ATI Rage128,結果十年這樣過去了,ATI卻變成AMD的一部分,就更讓人感慨了。

有趣的投票

Anandtech的Johan De Galas辦的新投票:

The basic "Server Building Block" for your virtual infrastructure

為何我會在這裡提呢?因為剛好因工作之故,我某件想超過兩年的事情,和這議題有很深的關係,希望我的想法不會有盲點啊...

[隨手亂畫] Fujitsu SPARC64 CPU cache hierarchy

坦白講,Fujitsu SPARC64 VIIIfx那股「Cell」化且針對HPC量身訂做的味道,還真的蠻重的。

當然,這絕對無損Fujitsu併購HAL後,在高階伺服器CPU領域,遙遙凌駕於Sun之上的巨大成就,更是日本人的驕傲,2002年Microprocessor Forum對SPARC64 V的評語一語道破了Fujitsu的思維:Putting Mainframe Thinking Inside the Box

只可惜理念實在太過保守了,如果SPARC64 V原始設計中的Trace Cache沒被取消,蠻難想像這個家族會變成什麼樣子。

最後,SPARC64 VI那個「VMT」的確是CMT,不是FMT,耍笨不小心被HotChips 20的用字給騙到了(我在之前也確信那是CMT),準備寫勘誤去。

星期四, 10月 08, 2009

[隨手亂畫] Sun UltraSPARC CPU cache hierarchy

每次想到被腰斬的Rock,內心就有一股淡淡的哀傷,只能看16 core x 16 thread的Niagara 3能不能帶給大家一點驚喜了。

台灣就這樣見不得人嗎?

還是說只有高級的台北人才有資格歡迎NBA?

最近搭捷運看好市長拍的NBA台北戰爛廣告都看到快吐了,人家要看的是球星、啦啦隊和比賽,不是你這個無能市長的臉部三面特寫。

星期一, 10月 05, 2009

桌機被NVIDIA壟斷十年的局面看來要結束了...

Radeon HD 5750 leak

這張「JupiterJuniper」看來剛剛好符合我的需求,沒意外的話,聖誕節前會入手吧,取代現在的8600GT... 希望到時候能買到比較靜音的版本。

熊熊想起,扣掉Thinkpad X31的顯示晶片,我從來沒買過任何ATI的顯示產品,這還是第一次哩(羞)。

星期五, 10月 02, 2009

[時間過的真快] 貓空纜車停駛一週年專題報導---『貓空沒景 一纜無餘』


王聖人,你不是說要打老虎嗎?停擺一年了耶,打到哪裡去了?和周縣長一起上山了嗎?

然後整天靠盃高鐵貪腐高捷虧錢(怪了,人家是BOT,又不像台北捷運公辦公營)的人,怎麼都人間蒸發了呢?

反正好市長大概已經擺明躺著選都可以高票連任了,繼續放著不管,高舉「清廉價值觀」的台北市民就會繼續死心塌地、戒慎恐懼的乖乖進貢那手上的一票,真不愧是中國城北京市台北區。

我還是一句話,自以為高人一等、自私自利、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的「都會性格中產階級」,自然就會選出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政客,連續兩任台北市長已經告訴我們最好的答案。

[公告] 本人的BBS個人板所在地...

KKcity→In_Fantasy→Molester

其實早在2002年四月底就開板了,不過因為種種因素(連我自己都很少上去看 XD),都沒什麼人氣,差不多該號召眾人一同陪我裸奔了。

星期四, 10月 01, 2009

[第七次投票結果] 看來多數人都很誠實啊 XD

請問在職場中,你認為你是屬於哪一種人?

結果如下:

大材小用 10
適才適用 4
廢物利用 38
楚材晉用 6
廖化先鋒 9

不過二十天才67票,有點少(何況可能還有重複投票灌水者),代表這真是一個沒什麼人看的芭樂格。

星期二, 9月 29, 2009

[隨手亂畫] DEC Alpha CPU cache hierarchy

昔日的王者,最後卻因連續併購案而成為令人憑弔的過往陳跡,令人不勝唏噓。

假如,Intel是等到HP併購Compaq後,才被HP找上門,那麼,Intel和HP還會發展IA-64嗎?AMD會有崛起的契機嗎?種種往事,只能留給後世去追憶了。

星期日, 9月 27, 2009

[隨手亂畫] Intel IA-64 CPU cache hierarchy

唉唉~這張圖真是讓我越看越難過啊...

[隨手亂畫] IBM POWER 4/5/6/7 cache hierarchy

希望POWER7不會慘遭Nehalem-EX毒手,變成計算機工業史上第一個在server應用輸給同時期x86 CPU的RISC...

[隨手亂畫] AMD x86 CPU cache hierarchy

回顧過去,還好AMD沒在K7硬生Mustang,否則也許K8也不會這麼的成功。

現在AMD唯一該做的,除了Fusion,就是不計代價的讓Chuck Moore操刀的Bulldozer,成為震古鑠今的超強x86微架構。

星期六, 9月 26, 2009

[隨手亂畫] Intel x86 CPU cache hierarchy

省略Yonah,不過現在大概也少人記得這東西的存在吧...

未來數日將陸續補上Intel Itanium、AMD、Cyrix、IBM Power、IBM S/360 family、DEC Alpha、Sun UltraSPARC、Fujitsu SPARC64、HP PA-RISC和MIPS等等,能追加的東西其實非常多,不過我還有那個閒工夫嗎?

星期五, 9月 25, 2009

「好人沒好報」

最該講這句話的人,是那些相信633、有幸被當人看、還熱烈支持國民黨的失業大軍與南部災民吧,絕對輪不到一個最有權力、心智年齡只有六歲的六十歲老人,講出這種不負責任到極點的屁話。

不過我還是一句話,有什麼人民就有怎樣的政客,用不負責任、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態度去面對投票和選舉,自然選出不負責任、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政治人物。自業自消,阿彌陀佛。

星期四, 9月 24, 2009

希望各位濕兄濕弟可共襄盛舉

把任何網頁變成討論區!Google SideWiki

這功能真的很有趣,果然很有Google的風格...

我以前還在苦惱有沒有必要自己架一個PhpBB,但有這個東西的話,看來就不必了。(反正看的人也不多)

星期三, 9月 23, 2009

[廢話連篇的閒聊] 讓人毫不驚豔也毫不意外的RV870

其實結果都不出眾人意料,除了idle power外,該有的就是有,不該有的就是沒有,唯一該傷腦筋的只有還推不出GT300的NVIDIA,和正在US IDF豪洨Larrabee的Intel吧。

嚴格說來,這應該是繼8800GT(G92)後,第一次讓我看了就蠻想掏錢的好物,但很不幸的是,我越來越沒時間打電動了(連追新番動畫都有問題),而且我看到外接電源和那麼高的噪音量就倒蛋,除非搬家後一口氣買三顆螢幕,否則現在8600GT接兩顆LCD用的好好的,想想實在沒必要多花這個錢。

AMD/ATI一路持續延伸R600,靠著兩家公司合併後的優勢,把GPU市場拉到製程競爭和研發資源的長期消耗戰,如法炮製昔日Intel欺負自己的手段,對整個業界的創新到底算不算好事?天知道。依照NVIDIA目前的動態,他們似乎真的下決心要在HPC市場找出路了,大家可以多多觀察GT300在超級電腦業界的競爭力,但我更希望NVIDIA可以在ARM-based solution下更多的功夫。

至於Larrabee嗎... 懶得管了。比起這個,我還比較擔心IA-64的將來,特別當Intel這家公司越走越回去的時候,我根本就不想看這次的IDF。

星期一, 9月 21, 2009

所謂的斷章取義外加模糊焦點,就是這麼一回事

路過實在忍不住..

我想這邊的人都是成人, 都在努力的理性溝通, 不用謾罵 白賊 愚民 丁丁之類的, 雖然我自己政治傾向是藍, 但我尊重版主和這邊的人是深綠, 大家相信的不同罷了, 但你我都是台灣人, 沒必要漫罵

我也同意是不應該每個人都蓋, 台北這種捷運, 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 要蓋也要有自己規劃的方式,

寫這論文的人顯然搞不懂高資本投資的產業 (e.g. 半導體) 是要先看 EBITDA, 再來得看當時規畫財務模型的假設..

得找一下當年的計畫書, 還有現在結果, 這版雙方都在引用資料都是自己喜歡的那部份, 這樣爭吵是沒結論的..
你自己承認偏藍是一回事,路人也就算了,但為什麼我要被你扣上「深綠」的帽子?扣人帽子外加搬出專有名詞並不會讓你看起來比較「理性」。
P.S. 比方說 也有這樣的報導:
台北捷運公司企畫處處長詹仕聰說,剛開始通車營運的前兩年,台北捷運還是虧損的狀態;但第三年起獲利就呈倍數成長,「如果不算繳交市府的租金和票價回饋金,獲利數字更可觀。」

  若以此前提,依台北捷運各年年報計算,平均捷運每年至少都會有三十億元左右的稅後盈餘,都比台糖、台船及台電等國營事業高出二至三倍。
當沒人看過這篇報導嗎?前面就已經引用了呀,人家講得很清楚:假設是有前提的。

台北捷運年收百億商機千億
去年七月,在百般波折後,終於順利開張的貓空纜車,在台北捷運公司經營僅半年多,就於今年二月農曆年後的隔周周末,達到三百萬人次搭乘量,「超乎我們預期。」詹仕聰說,目前貓纜的累計人次已逾四百二十萬,平均平常日可達一萬六千、假日破兩萬人次的運量。

  不過,貓纜是由台北市政府委託給捷運公司代理經營,詹仕聰解釋,「貓纜的收支與捷運公司本身的營運財務是分開的,到今年年底代理營運的合約到期後,貓纜的盈虧全數都得交還給市政府。」

  初步估算,貓纜去年度營收約有一億一千餘萬元,稅前盈餘則為一千兩百萬元左右,「整體來說,貓纜的營運算是達到收支平衡,至於年底代營合約到期後續約與否,要和市府進一步討論再確定。」詹仕聰補充。
嗯,大家可以算一下貓懶現在有多少「盈餘」,台北市政府會不會「賺翻」。
台北捷運現有路線,當初建造經費超過四千億元,若一年回收一百億元,也要四十年才能回收。因此儘管現在看起來是賺錢的金雞母,但是未來設備汰舊換新的成本,以及可能承接的遠期路網營造成本,都將分割現有營收。因此,長期來看,金雞母的遠景,仍是要靠周邊的聯合開發拉抬,才能夠賺進更多的利潤,市民也才能得到更多的回饋。
只要持續興建路網,捷運這種大眾交通建設本來就很難賺錢,更難回本。

擺在眼前的現實就是:

一、北捷預估2010年捷運公司總營業收入為136.72億元(票箱收入+附業收入+其他事業收入)。

二、2010年捷運公司總營業支出(營業成本+電聯車+償付利息)為178.73億。

三、預計2010年捷運公司「帳面營運虧損」達42.01億元。

四、依未來路網範圍擴大及營運收入分析,捷運公司電聯車採購計劃110億元及第二階段路網建設成本需償還本息550多億元(未含信義、松山線),依捷運工程機構規劃逐年攤還償本利息,於2010年起每年需繳納42億元,均需由營運單位負責,是導致營運單位虧損主因。

五、捷運公司票箱收入佔整體營業事業收入約80%以上,相對附屬事業收入及業外營業收入所佔比例較低,但捷運公司營運量近三年的年增率也都只有個位數的成長(9%、2%、6%),可預見未來的票箱收入也相對持平。

六、捷運公司96年度業外投資總金額為5,534,623,890元整,獲利149,590,879,年獲利率僅為2.7%,與郵局定存利率(2.5%)相當。

七、國民黨籍的闕枚莎議員指出捷運公司投資效益偏低的主因為財務部參與投資決策成員共有十一位,但擁有金融相關證照的卻只有五位,其餘六位連一張專業金融證照都沒有,要求捷運公司首先應做好永續財務規劃,加強財務風險控管;再來應加強多角化經營,以增加財源收入;及積極培養投資人才,建立堅強投資隊伍;最後應加強成本控管,減少不必要之支出。

扯過去的「預估」做啥?還「財務規劃模型」哩?請搞清楚這串討論的重點「高雄人口不及台北、高雄捷運虧損,都不足以成為高雄就不需要捷運的理由」,謝謝。

螺絲掉了一地

馬出訪中美洲返台專機上 總統隨扈醉酒 騷擾空服員

星期日, 9月 20, 2009

看來有人還在繼續打泥巴戰模糊焦點啊 XD

結果一起床又看到三則留言,呵呵~
好吧。XD 不過沒有資料,莫須有如何服眾?建立捷運的標準又真的放諸四海皆準?

就如同您講的,交通建設可以帶動經濟發展,是啊,但也不是真理啊:那兩個內陸農村之間設立磁浮列車,也應該可以讓這兩個內陸農村明天就變上海了。

結果是磁浮列車花了3000億,帶來50億的經濟效益,這種類似例子台灣還蠻多的對吧。凡事不能只看這個交通建設可以給那兩個農村帶來50億這點來規劃吧?

有句成語叫「橘越淮而枳」,最好什麼討論都這麼簡單,全世界都有一套真理,那就真是理想國啊。
喔,所以你說了就算?只因為高雄人口不如台北就不需要捷運?閣下竟然把高雄比喻成撒哈拉沙漠和內陸農村,讓人啼笑皆非。還扯磁浮列車讓農村變成上海耶。

我別的不提啦,你自己可以去看看其他國家(特別是國情接近的日本)人口和高雄台中同等級的百萬人口都市,他們的大眾捷運系統是何時開始規劃,現在有怎樣的規模,就算沒出國親自體驗啦,連這麼簡單的資料都不會自己查嗎?

人口分佈密度不高、幅員廣大的美國舊金山灣區,都從1972年就有BART了,一天載客人數只有台北捷運的1/4,讓我每次到舊金山都好感慨(這座城市的人口連百萬都不到耶,記得現在是七十幾萬吧,人口密度和台灣任何城市相比簡直低的嚇人),然後感慨了很多年,從美國日本回台灣都想吐血,終於撐到高雄捷運開始營運,結果現在竟然還得浪費時間去跟人解釋這種早在過去就彰然若顯、幾乎和常識沒兩樣的道理。

我再重申一次,姑且不論台灣在都會捷運遙遙落後其他國家的事實,在這個追求節能減碳降低污染的時代,高密度都會區捷運系統本來就是任何有規模的城市應追求的長期目標,更是進步的象徵,就算習慣開車的美國都不例外。況且任何交通建設的規劃都有其長遠性,並不是說「眼前好像看不到需求」就不用蓋了,否則高速公路根本也不該出現,因為台灣當時並沒有「後來在短短數年內跑出來的一百萬私家車」。

民眾全數自行開車騎車,浪費能源製造污染,增加通勤混亂,造成交通事故,讓社會付出重大代價,也增加國際排碳量,難道就不是「成本」了?

說到這個,熊熊想起沒多久前,某位香港友人對台北捷運夢幻路線圖的看法:

「拜託,台北老早就該要有這樣的路網了,這才像樣。」
那個...不是我沒事想貼這麼多篇,因為留言沒法修改... =.=

民進黨政府對高捷做了什麼事情啊?我想水球大您應該忘了,高捷的泰勞抗暴事件吧。

好啦不提這個神主牌?那有個問題或許您不知道,因為看來您的資料也是Google提供的,您知道地方政府可以修改捷運的站址嗎?畢竟地方政府才最了解實際需求,台北現在的捷運南北線就還在討論站址中。

那個高捷2002年才開始蓋,1998年高雄就是民進黨執政了,站址規劃的這麼爛,民進黨政府都沒有責任?
少在那邊打泥巴戰轉移焦點,泰勞抗暴和站址規劃不良,和閣下「因人口不如北台灣,所以高雄不需要捷運」的偉大數學理論,有什麼關聯?
附和一下 Reich

其實公共建設都需要一定的人口,基本經濟規模才會有效的,(當然不是說要已經超大都會,但需要基本的通勤人口的量)我個人不覺得高雄不需要捷運,只是時間和規模處理方式的不同,同樣台中目前也還不需要,不需要所有政策討論都用藍綠眼光來看...不然也未免太狹隘..

另外我想問一下版主:你說"台北捷運現在也還在「蓋越多越虧」啊" 可以具體說明一下你的理論基礎? 現在虧損的狀況?
一、請先搞清楚,到底誰從藍綠眼光在做政策討論,這頂帽子在下可戴不下。我要澄清的問題核心很簡單:建造捷運與任何交通建設,絕對不是「有運量才蓋」,這根本滑天下之大稽,而高雄目前的都市規模與人口數,以國際眼光看,也早已到達需要捷運的標準,絕非「一定要有台北等級的人口才有資格」。

二、台北捷運的虧損並不需要「理論基礎」,請參考前面的「有沒有營運初期不虧錢捷運的八卦?」。突然又讓我想到,台北捷運一條蓋好的貓懶中斷營運放著給他爛,到底會製造多少虧損啊?XD

玩弄數字並不會讓謬論變成真理

嗯,又來第二發了,果然「民進黨執政八年」這張神主牌真好用,講得好像執政八十年一樣。
補充一下。

有太多方式可以證明高雄不需要捷運,至少,目前的發展看起來不需要捷運的理由。

光是人口數字/土地面積就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高雄都會區,面積1325平方公里,大部分都是平地,人口275萬。

台北都會區,面積2325平方公里,平地面積不足600平方公里,在籍人口685萬...但是大家都知道桃園的200萬人口,大部分活動(就業 就學 休閒等)都是以台北都會區為核心,甚至遠達竹北。

所以台北都會區的實際活動人口一般都估計達到800萬左右。即600平方公里內塞了台灣1/3以上的人口。

光比人口數與土地面積,就看的出端倪,誰的捷運建設比較會成功。其實北部是,由不得不成功,實在土地太窄又塞了太多人了。 >< 更不論細部的,高雄都會區還存在大量務農與漁業等一級產業人口,沒有通勤需求;台北都會區則是台北縣、桃園縣等區域明顯的依賴台北市的工商業就業活動,所以有強烈的通勤需求。 所以歸根就底,高雄沒有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才是根本的原因,真的是因為政府重北輕南嗎?那民進黨上台那8年不是要平衡南北嗎?結果是讓台北市的內科+南軟更茁壯,吸走更多人?高雄縣市還是人口淨移出往北部的大戶...
是啊,從頭到尾都是你自己「看起來」,完全「從台北看天下」的角度看事情。誰說一定要有北台灣等級的人口規模,才需要捷運系統?講白了,環顧世界,高雄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到達非蓋不可的標準了,更不用講台北,今天有誰不認為現在這個「未來路網」只勉強到達今日的需求、台北捷運系統根本就需要東京1/4的規模嗎?還「有運量才蓋」咧。
所以高捷的根本問題在高雄的就業結構與產業發展問題,這個不解決,高捷弄再好都沒有用。

這種建設一定要中央弄嗎?以內科為例,實際上就是地方政府推動的啊,結果發展得相當成功。不管怎麼反證,內科就是有10萬上班族,加上南軟就有12萬人。
你為什麼就不會想到交通建設也可以改善就業結構和產業發展?姑且不論這是國中課本就會教的道理,台北市政府那麼多「捷運帶動發展」的宣傳大概都白做了?「促進南北平衡」的高鐵大概也白蓋了吧。

天底下沒有政府不希望透過交通建設來刺激經濟發展(因為這手段最直接有效),這也是基本到不行的常識,不過好像對你並不適用。

你前面留言「建議」我搬到「樂活」的中南部,對不起,無論在台北還是東京,我已經太過習慣捷運生活,沒夠好的捷運我這個電車痴漢就不會樂活,所以我也不想搬回久違的高雄為當地經濟貢獻棉薄之力,這樣回答你滿意了嗎?
高雄連續幾任的民進黨政府在常常搞,不,幾乎只會搞政治的同時,有沒有一天思考過經濟建設的問題呢?
果然一下子就露出馬腳了,我們就來看看高雄捷運是怎麼來的:

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高雄捷運)是台灣第二個營運的大眾捷運系統,以高雄市為中心,同時向高雄縣等縣市提供服務,計畫中的延伸路線亦涵蓋屏東縣部分地區。本系統於1979年,高雄市於改制為直轄市,不久後即出現以高雄市為中心,興建大眾捷運系統的提議。當時由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科(今 都市發展局)負責,初期委託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今 運輸研究所)研擬《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長期發展建議路網》方案,規劃U1、U2、U3、U4四條路線。之後受託從事研究的國立交通大學也提出《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發展計畫與市區鐵路改善方案之配合規劃》,將運委會的計畫內容略作修正。另外還有美國國務院透過美國在台協會資助之顧問團所進行的中運量捷運系統規劃。不過由於預算或經費有限,加上當時多數意見認為既有道路系統已足夠負擔交通流量,對捷運的需求不高,因此上述規劃案皆未能進入具體執行階段。

1987年1月,高雄捷運發展計畫首次送交行政院備查1988年,市政府發出公告,公開徵求《高雄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調查、分析、改善及捷運系統可行性研究規劃》服務建議書,經評選後決定由美國路易士伯格國際工程顧問公司(Louis Berger International Inc.)承辦。該公司所提出的規劃案包括紅線、橘線、藍線與棕線,總長為77.7公里。其中紅線(橋頭—臨海工業區)與橘線(中山大學—鳳山黃埔公園[3])於1991年1月25日經行政院核定為第一期第一階段辦理項目1994年,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成立,除了準備進行捷運興建工作外,亦逐步修正路線。

本系統於1980年代開始規劃,初期路網(紅線與橘線)規劃為高運量系統,1998年行政院決定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辦理1999年經甄選由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興建初期路網,並於2008年通車、開始營運。

請告訴我,高雄連續幾任的民進黨政府在「搞什麼」?最好民進黨有那個通天本領弄到時光機跑到過去搞政治搞出捷運啦。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很久沒看到這種讓我壓根看不起人的留言了。
水球大您好,我回您的留言是兩件事情,不過可能表達的不清楚。 XD

高雄捷運唯一的問題,就是高雄根本不需要捷運,所以討論根本沒意義,基本上就跟討論在撒哈拉沙漠內陸,距離海岸2000公里處,設立一個海水淡化廠,然後抱怨怎麼會虧錢一樣。

如果嫌前面的例子不懂,那來看看現況,高雄捷運目前就跟傘兵一樣,是一次機動(傘兵上飛機是很快啦,跳下來就請走路吧),同樣的,高捷您實際搭過的話,下了車之後就要走好遠...

同一個路程,騎車或開車早就到了。路很大條,真好飆呢。

對啊,問題大家都知道,那為什麼不設立網狀的捷運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或是配套公車呢?因為高雄的通勤人口,就業人口,工商活動,根本沒法達到網路狀捷運能夠服務的基礎量,蓋越多越虧,蓋少了又變成現在這樣,蓋多蓋少都注定會虧錢。

所以根本的結論就是,高雄捷運就是一個龐大的蚊子館,根本不需要蓋,那為什麼會蓋呢?因為北部有,所以南部也要有,標準的只有政治功能的公共建設。
有運量才蓋捷運?你乾脆講發生土石流滅村才要遷村治水算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應這種「問題」,不過當初台北要蓋捷運時,也充斥一樣的「理論」,說台北已經很多公車,人人都在開車騎車,幹嘛需要捷運?台北捷運也不是一開始就有很高的利用率,也是過了兩年多後,慢慢建立路網,才漸有起色,直到今天的規模,別的不提,就算公車轉換悠遊卡也花了很長的時間。

今天在靠盃高捷不好的人,台北捷運現在也還在「蓋越多越虧」啊,還有一整條貓懶放著爛耶,怎麼都開始選擇性失憶了呢?不想想假如台北捷運的營運模式比照高雄辦理,利息壓力沈重導致營運初期就出現吃不消的鉅額虧損,也會不會一堆搞不清楚狀況的白痴整天把「台北根本不需要捷運」、「台北的通勤人口,就業人口,工商活動,根本沒法達到網路狀捷運能夠服務的基礎量,」掛在嘴上呢?(我可沒忘台北捷運初期就是有不少人這樣批評的)

結果一個創造「忠孝大河」的颱風,馬上就證明台北捷運的重要性了,不是說過去沒捷運大家都自己開車騎車很好嗎?怎麼捷運一停,突然冒出這麼多的車陣塞爆所有的大橋、搞到台北縣市交通大癱瘓呢?難道這些多出來的交通量都是幻覺嗎?

任何一個國家,隨著都市擴展與成長,都勢必建立完整的都會區大眾交通系統來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生活品質,放眼望去,全世界一堆國家比高雄人口少的城市都有更好的捷運系統,看來按照你的邏輯,這些都是「政治功能」的公共建設就對了?偏偏高雄可不是什麼撒哈拉沙漠內陸,而是一座不小的城市。如果你的「理論」可以成立,那機場捷運也不用蓋了,反正桃園機場到台北的距離也不長嘛!

講得更白一點:就算高雄現在真的不需要捷運,也不代表以後就不需要,高速公路殷鑑不遠,台北捷運也太晚蓋了。我真正憂慮的是「只有台北人才有資格享受最好的公共建設,台北以外的地方都不是都會」的自私心態。

我更好奇的是,假如今天高雄和南部縣市都是國民黨執政,「高雄不需要捷運」的聲音會不會自動消失?XD
我說您這麼討厭北台灣跟高雄捷運這件事情無關,是從整個BLOG的風格看出來的,例如:「相信國民黨鐵票倉大安區的高級台北人都感動到褲子都濕了吧。」

看到這句話,說您不討厭甚至歧視北台灣,我想有點判斷能力的人都不相信吧。XD

所以與其這麼痛苦的在北台灣生活,到樂活一點的中南部定居找工作不是更佳的建議嗎?
我是「國民黨鐵票倉大安區的高級台北人」、是否歧視北台灣(怪了,北台灣又不是只有台北市)、生活過的痛不痛苦、該不該換工作,彼此之間,有什麼邏輯上的關聯呢?果然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啊。這種吃豆腐式的抹黑,就免了吧,還「水球大您好」哩!

星期二, 9月 15, 2009

天啊!IDF之父就這樣離開Intel了!

今天起床看到最震驚的新聞。
Intel confirms top management shakeup
Despite officially denying anything untoward was happening earlier today, chip giant Intel today confirmed that Pat Gelsinger and Bruce Sewell are leaving the company.
Pat Gelsinger絕對是知道自己沒有機會競爭Intel CEO才離開的,該說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嗎...orz

倒是Intel這次地震,怎麼看都和AMD之前的改組越看越像,那個IAG實在像極了AMD的Central Engineering,也走了重要的大將,這兩家公司還真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啊。

從Abhi Talwalkar、Mike Fister,到Pat Gelsinger的離開,Intel數位企業事業群難道就和CEO大位無緣嗎?

星期一, 9月 14, 2009

[Sun慈善事業例行放送]「雲端運算入門指南」

» 下載指南 :簡體中文版

802.11n終於定案了...

IEEE Ratifies 802.11n, Wireless LAN Specification to Provid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ata Throughput and Range

拖了真是久啊...

[年輕時犯下的錯誤] 刷卡一定要看螢幕

最近上下班都會看到這宣導海報,真令人不勝唏噓。

幾年前的某個夏天,某週五一大早的新宿西口,某個從京王廣場一路走來、行色匆匆、一邊手持Comiket會場地圖邊走邊看的台灣人,忘記自己的SUICA早已空空如也,結果就在眾目睽睽之下,一通過車站入口,馬上面帶微笑的發出「啊~~~~」慘叫聲後,整個人就這樣優雅的飛出去了,只留下邊圍觀邊滿臉黑直線的日本上班族。

(如想像該場景,請參考粉紅豹電影第一集預告片的1:40秒...)

所以說,刷卡,是一定要看螢幕的!

星期二, 9月 08, 2009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昨天上班前思考這句話的時代含意,也隨手加入本blog新投票中的選項。(所以那個「廖化先鋒」是有原因的)

結果下班一回家,就... 唉唉...「馬無力」團隊就這樣誕生了。

不過我這個人畢竟比較邪惡,第一個感覺就是:郝龍斌看到朱立倫高升,心裡應該很幹吧。哈哈。

說到這個,還有人記得「打虎縣長」嗎?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最近天下雜誌的民調,很有趣的。

星期日, 9月 06, 2009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昨晚意外在硬碟裡面翻到這張五年多前剛搬進大安區時隨手亂拍的照片,令人感慨萬千。後來這書架的一隅越來越擠,不過搬回土城後就全數封存了。

三位一體,決定人類文明的興衰:

歷史,通古今之變,洞悉世事演進的因果。歷史無知,沒有縝密思考的基礎。

哲學,識事理之常,決定生活方式的價值。哲學膚淺,無以奠定堅定的信念。

戰略,成事業之法,實踐政策目標的藝術。缺乏戰略,絕無到達目的的方向。

事實上,世間任何人事物的成敗,都可從這三個角度去分析推理、蓋棺論定。昔日拿破崙的失敗、俾斯麥的偉業、軸心國的崩潰,一路到今日美國的全球獨霸、日本的停滯不前、中國的渾沌不明,均可一以貫之,毫無例外。

拿這個角度去評斷今天的台灣人,還真不是普通的不及格。

歷史:台灣人普遍選擇性遺忘過去夾在大國之間的殖民史,與「光復」後發生過的點點滴滴,光連國民黨數十年幹過的「好事」都少人聞問(反而是外國人還比較關心,史料幾乎都在美國的圖書館了),台灣擺脫讓無數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白色恐怖與種下族群衝突種子的制度化外省優越觀、從解嚴到真正有言論及政治自由,也只不過近二十年的事情。

然後?統統忘光光。我身邊不乏同年齡層卻彷彿那段歷史從不存在的同儕,他們眼中的台灣簡直是平行世界的異像,大概我從小就不是用功唸書有名校命註定日後飛黃騰達家財萬貫的小孩,腦袋才有那麼剩餘容量去「不務正業」塞滿這些「精英」不願面對的真相。

我都還忘不掉小學講台語會被罰錢、打開電視都是「鞏固領導中心口號」、民進雷聲等黨外雜誌雨後春筍、與鄭南榕自焚事件的回憶,結果今日台灣人普遍都天真的以為今天的和平與自由,是隨時隨地可唾手可得的「天賦人權」,也不看看過去兩百多年的歐洲和美國,是付出多大的代價才有今天的成就,為何近代資本主義都與政治改革密不可分,民主國家的「愚民集體智慧」會比獨裁國家的「精英寡頭聰慧」犯下更少的錯誤,享有更多的好運,史蹟斑斑,歷歷可考。

台灣今天在東亞的處境,一個次級強權夾在眾多一級強國之間的尷尬,在歷史上並不乏類似案例,缺少的只是可從他人經驗去萃取教訓的腦袋。

哲學:台灣人缺乏屬於自己的堅定生活價值和公民道德意識,極度自私自利,天真的以為自己就理所當然的可以過的比別人爽、高人一等,兼具專制封建與恣意妄為的劣根性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極度的自大與極度的自卑兼而有之,所以遭遇中國道德空洞化虛無價值觀的進攻,就毫無抵抗能力。更諷刺的是,這種人還往往自認自己比別人更有「價值觀」,唾面自乾莫過於此。

看看台灣現在多少人將犧牲諸多生命才換來的民主棄之如敝屣,永遠不乏奴性大發之人擁戴明君聖主來奴役自己,不願意自己真正的掌握民主權力,皈依「有錢賺有人養就不必自己傷腦筋為眾人之事負責」的畜生哲學,即可略見一斑。缺乏民主法治觀念和責任政治傳統,只是必然的結果,因為在他們眼中,民主僅為黃袍加身的形式,法律只是聖君賢相的工具,自己信仰的偶像根本不必負起任何的責任,而他們所熟悉且熱愛的政治型態也就只有這一種。

「我把你們當人看」是皇恩浩蕩的御賜恩澤,「洗錢是為了台灣建國基金」、「選就選上了你想怎樣」、「我不是來了」、「我看了報紙才知道」、「等我講完再救」真的只是剛剛好的現世報而已,有怎樣的人民,就會有怎樣的政客,一點都不冤枉。

戰略:既然歷史無知哲學膚淺,那就更不可能有明晰的戰略目標了。更糟的是,就算先射箭再畫靶好了,連射箭的方法都不懂,還動輒射到無辜路人(而且還是默默支持你的大國)的臉上,變成慘絕人寰的顏射。不提國際外交,連內政運作和政治鬥爭,都充分證明台灣人還真不是普通的不懂「實踐的手段與方法」。

不用大腦去認真思考自己想要的未來,制定確實可行的戰略,並按部就班執行,卻整天肖想中樂透。套具某好友的名言:希望自己變成怎樣的人,就馬上用盡全力去實現,少浪費時間坐以待斃靠夭終日。

我無法預測台灣現在的民主繁榮與文化多元,是否僅為曇花一現,最終難逃中國歷史的輪迴,但即使影響不了別人,最起碼還可以改變自己。最近又有某長輩受不了現在的台灣,搬去矽谷了,正在急速傾向專制中國且嚴重缺乏未來願景的台灣,會不會也把我逼成無根的浮萍,希望只是永遠不會成真的憂慮。

星期五, 9月 04, 2009

有沒有營運初期不虧錢捷運的八卦?

有網友留下讓我嘖嘖稱奇的留言
至於住過高雄台南,過去五年我確實都住在高雄,很多積弊和看事情角度就生活體驗有關,我沒在台北被捷運杜爛到,但我在高雄有被捷運杜爛到,花這麼多錢卻天天虧錢,高雄繳稅補洞..所以看事情不同
那我們來看看台北捷運怎麼回事,有沒有「沒讓他度爛到」:

台北捷運公司企畫處處長詹仕聰說,剛開始通車營運的前兩年,台北捷運還是虧損的狀態。

闕枚莎議員於今日(15)交通部門質詢,引述兩份有關捷運公司財務永續經營評估研究報告指出(林乾傅,捷運系統永續財務策略之探討,92:06;陳璟慧,大眾捷運系統經濟財務永續政策績效分析,96:06),預估2010年捷運公司總營業收入(票箱收入+附業收入+其他事業收入)為136.72億元,而2010年捷運公司總營業支出(營業成本+電聯車+償付利息)為178.73億,預計2010年捷運公司「帳面營運虧損」達42.01億元,但再根據2003年至2005年捷運系統運量統計資料,實際運量低於研究之保守運量預估,到2010年捷運公司「營運虧損」將高於新台幣51.98億元。

民國八十五年,台北捷運木柵線(中運量系統)剛通車時,當時營運也不好,因為只有一條線,一天只有四萬人搭,隔年淡水線(重運量系統)通車也遇到同樣情形,一直到八十九年板南線(重運量系統)通車,三條線串連成路網,北捷才轉虧為盈,如今台北捷運每天有一百廿九萬人搭乘。

高雄大學助理教授王瑞民表示,高雄捷運的籌建模式與台北截然不同,台北捷運是公辦公營,而高捷光興建成本就高達1,800億元,利息壓力之重,除非先將高捷負債先還掉,否則用北捷跟高捷相比是不公平,由於高捷的營運將影響台中捷運的興建,使高捷營運更顯重要,王教授建議大眾運輸應以社會福利為考量,不能將其視為虧損。文藻外語學院主任賴文泰說,「經濟、數字、便利、安全、舒適」是每個運具使用者的考量,首先要先拉高公車及高捷品質,凝聚共識教導市民有關社會公平環境的重要性,如果高捷無法營運,他認同王教授所說的,大眾運輸為社會福利一環,如同台北市政府1年補助30億元給捷運公司,高捷公司及市府應共同組合成夥伴關係解決營運問題。

不必被媒體「洗腦」(反正我平常也不看電視),用Google隨便打一打就可以找出一堆資訊。

這位網友自稱「日本留學生」,那他應該看看全世界捷運與鐵路系統密度最高的日本,有多少可以一開始就不虧損的?有哪條線可以不靠週邊開發利益來轉虧為盈?日本人可不可能忍受詐胡線這麼糟糕的營運品質?

最後,我送一句話給這位網友:

沒有被媒體洗腦的愚民,只有不想用大腦思考的廢人。

星期二, 9月 01, 2009

難怪馬英九可以拿納莉風災當「政績」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 1日電)台北捷運木柵內湖線這 2天小狀況雖不斷,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指出,由於過去 2週龐巴迪提出改善方案已見成效,系統穩定度提升,在聽奧舉辦期間,木柵內湖線不會停駛。
原來週休兩日、昨天開學首日停擺三次、今天出包兩次,就叫做「系統穩定度提昇」,看來如果沒有郝市長的「德政」,詐胡線就會飛車衝出軌道插進科技大樓了,好棒的政績啊,相信國民黨鐵票倉大安區的高級台北人都感動到褲子都濕了吧。啊,原來我也在大安區住過四年啊?失禁失禁~

不過根據歷史的教訓,馬英九都可以把納莉風災的救災當政績,而且一堆人都傻呼呼的信了,就算聽奧期間上演歪果人高架漫步的世界奇觀,相信聰明的台北市民依舊乖乖讓英明神武且自我感覺良好的郝市長高票連任,誰叫這是「價值觀」呢?

幹,台灣還真他媽的是當官的天堂。

星期日, 8月 30, 2009

[隨手亂畫] Nehalem-EX 4P組態

其實我對Nehalem-EX(Beckton)感覺真的很複雜,因為它極有可能是歷史上首次可以在4-8 Socket環境中擊敗同期高階RISC的x86產品,況且Intel這次也不惜血本,把不少過去專屬於Itanium的RAS機制原封不動的移植上去了(不知道有沒有像AMD Istanbul那樣切L3 cache作snoop filter),「剛剛好」IBM POWER7和它碰頭,不怕沒有吃飽太閒的人拿著顯微鏡去觀察分析這兩者的優劣。

當然實際的表現與可靠度如何,客戶信不信任Intel的說詞,那又是另一回事。不過看在Tukwila看似多災多難的分上,Intel假如沒有在Poulson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去吸引這塊萎縮市場的目光,加上Intel又是一家奇謀而短、內部鬥爭激烈的公司,恐怕一直燒錢的Itanium被放著爛任其慢慢邊緣化,只是時間的問題。Pat Gelsinger真的有那個決心好好經營RISC server市場嗎?我很懷疑。

過去曾有一種觀點:VMware等x86 VM的普及,將逐步讓x86 server具備「mainframe」的特長,這句話現在看來真的不是跟你開玩笑的。AMD K8的問世,不但激化了x86 server技術競爭,更在數年後讓Intel/AMD一同吹起了諸神黃昏的前奏曲。這真是計算機工業最大的悲劇。

星期六, 8月 29, 2009

[隨手亂畫] 複雜異常的AMD Socket G34 4P組態

因為我什麼都不懂,所以我也是看了後藤的文章才知道,謝謝指教。(被飛踢)

幾年前看過AMD展示過一張概念圖:八顆Opteron用一堆x8 HT串在一起搞多P,那時就在想,AMD該不會真的這樣搞吧?結果是真的,真是越看越噁心啊...

坦白講,這樣複雜的結構,會讓AMD在未來面對Sandy Bridge時,在4P以上系統會有成本劣勢,不過現在AMD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祝福他們了。

星期一, 8月 24, 2009

反正所謂「十年集大成」就是這麼一回事

剛剛「玉樹臨風超頻小旋風(20才,無女友)」MSN丟一堆訊息給我,不知為何,我呵欠連連啊~

■後藤弘茂のWeekly海外ニュース■AMDのAVXサポートとBulldozerのクラスタ型マイクロアーキテクチャ

2001年:根據專利權推測的原始K8(內文必看)2005年:AMD Analyst Day的公開簡報2009年:根據專利權推測的Bulldozer最近大家都流行做夢,索性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夢到我和AMD開會時,關於Bulldozer的對話:

AMD:相信我,Bulldozer一定是史上最強的CPU。

水球:何以見得?

AMD:因為過去被腰斬的先進技術全部都「累積」在上面了,等於開發了十年啊。

水球:XDDDDDD